海口三年級小學生突然失蹤 因考試不及格怕挨罵不敢回家
時間:
kina2
兒童資訊
家長們對自己的孩子都抱有很高的期待,希望他們成績優秀,多才多藝,是大家口中的&ld;別人家的孩子&rd;,但是現實生活中,又有幾個孩子能夠達到家長們的這些高要求呢?所以,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因材施教,給孩子們制定合的目標,這樣不僅能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習,家長們也不必因為期望沒達成而感到失望。
覃女士的兒子小貴今年9歲,上小學三年級。于學校就在家附近,所以每天小貴都是自己上學放學。然而前幾天的下午六點多,早已過了放學時間,小貴還沒有回家。覃女士到學校一問,孩子竟然早就走了,這可把覃女士急壞了。
覃女士發動親戚朋友到兒子經常玩的地方尋找,但是沒有消息。覃女士說,以前兒子放學都是按時回家,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焦急的覃女士也向轄區派出所報了警。直到第二天凌晨一點,民警打來電話,一位好心的司機把孩子送到派出所。
覃女士說,在派出所見到兒子時,他全身臟兮兮的,看上去很疲憊。那么,放學后,小貴為什么沒有回家?七八個小時的時間,他去了哪兒呢?
小貴說,當天數學考試成績出來,他看到自己不及格,害怕被媽媽責罵,就不敢回家,一個人沿著路走,直到天黑,一直待在一個市場對面。后來,一位好心的叔叔送他到派出所。而兒子的一番話,也讓覃女士自責不已。
原來,覃女士小的時候,家里經濟條件差,她只讀到小學畢業就出來打工了,所以她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以往,孩子考試不到90分,差一分打一下手心,可能就是因為這樣,孩子考試不及格才不敢回家。聽到媽媽的話,一旁做練習題的小貴突然哭了起來。覃女士見狀,趕忙上前安慰兒子。
覃女士表示,通過這件事,她也會反思教育孩子的方法,再也不會用打手心等方式給孩子造成心壓力,而是多關心孩子,給孩子做課外輔導,幫助孩子進步,化解孩子考試失敗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