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男孩放棄高考捐髓救父 錯過高考有遺憾但不后悔
世界上最美的感情是親情,可以說,它高于一切的情感,維系著一個家庭的命脈,讓人永遠無法割舍。家長們為了孩子,可以吃苦受累,當然,當家長遇上困難的時候,作為孩子的,也一定要一馬當先的站出來,為父母遮風擋雨,這就是親情。
對王家父子來說,這是一個悲傷中帶著溫情的故事。
去年11月,萬州男子王德華被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為了不影響正在念高三的兒子王澤源備戰高考,家人一直隱瞞著……可發展到最后,只有王澤源的骨髓,才能及時挽救父親的生命。
偏偏,骨髓移植手術的時間和高考體檢時間重合。為了救父親,王澤源毅然選擇放棄高考體檢,這也意味著,他放棄了今年參加高考的機會。目前,王德華還在新橋醫院接受治療,而王澤源則在繼續為身體、學業和家庭積蓄力量,繼續前行。
現場
一家三口分處三地,情牽一線
在新橋醫院的五樓血液科無菌艙外,每逢探視時間,總會出現一個身材消瘦的女子,她除了把親手做的飯交給護理人員,還要接打一番電話。這個女人是41歲的唐天秀,艙內躺著的是她47歲的丈夫王德華,而她電話里噓寒問暖的,正是他們19歲的獨生子王澤源。
“我們一家三口就這樣分處在三個地方,心里最牽動的,是他爸爸能不能挺過這一關。”唐天秀說,丈夫住院后不久,為了方便照顧病人,她就在新橋醫院附近租了一套房子,丈夫的一日三餐都需要她按照醫囑去做。
而王澤源在上個月抽取骨髓后,稍事休息就回了萬州老家。“兒子有點瘦,一米七左右,這次抽了骨髓過后,怕是再也不會長高了。”唐天秀讓兒子住在家里,是想讓母親給他做點好吃的,調養身體。
而在醫院,讓唐天秀心焦的還有醫療費用問題。8日下午,記者見到唐天秀的時候,她拿出的對賬單顯示,已經拖欠了醫院接近三萬元醫療費。她粗略地算了一下,此前已經耗費了30萬元左右:“把公積金的錢全取了,父母也拿出了養老錢。”在困難面前,這個自稱沒有多少經歷和學歷的女人沒有低頭,表示不管怎樣都會繼續治療下去。
謊言
家人用善意的謊言向他隱瞞病情
王德華是一名退伍軍人,有18年的行伍生涯,從軍隊退役后,在萬州一家街道辦事處做基層工作。
“去年10月的一天,他下班回家后,說爬樓梯感覺腳很軟。”唐天秀回憶說,丈夫王德華的身體一向很好,每年體檢也沒什么毛病,加上當時并沒有其他癥狀,所以沒有當一回事,只以為是勞累過度所致。
沒想到,這種狀況持續一個星期不見好轉,王德華便來到醫院檢查。“11月3號,我清楚記得那一天。”唐天秀有些哽咽道,居然是急性白血病,醫生要求緊急化療進行骨髓移植,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拿出家里的全部積蓄,唐天秀陪著丈夫轉入了重慶新橋醫院。而對于正處于高三關鍵階段的兒子王澤源,所有人都隱瞞了實情,只是告訴他“爸爸生了點小病,血小板降低,需要去重慶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