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學生花24萬上名校 五年后竟然拿到假文憑(2)
在5年的學習生涯中,這3個學生有沒有發現異常?
楚先生說,其實入學不久,孩子就發現異常了。雖然是在華中科技大學校園里上課,和普通本科生使用同樣的教學設備,但是他們始終掛著&ld;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rd;的稱號。他們也曾問過祁某,祁某對他們說:&ld;你們是通過私下的途徑特招進來的,先在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上課,最后拿到的文憑是華中科技大學的,但是這件事情不能對外人講,如果傳出去,想要拿到本科文憑的還有很多,這件事肯定就要壞了。&rd;
家長去質詢祁某,也被祁某以同樣的說辭安撫下來。一直到孩子們拿回大專文憑時,他們才被迫正視這個問題。
據了解,現在3個孩子都在高郵工作、生活,他們對外還保留著名牌大學畢業生的稱號,甚至連親友、鄰居都不知道詳情。但是于真實的文憑較弱,3人沒有找到想的工作。這一段經歷像一朵烏云,始終籠罩在這3個家庭的頭頂。
最近,兩名&ld;招生人員&rd;中的祁某在武漢落網。在面對警方的審訊時,他對以高校招生的手段向3個高郵家庭騙錢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兩人共騙到25萬余元。他只承認這三起行騙,表示沒有在其他地方騙過。
&ld;我們懷疑他們還在其他地方作過案,但是目前沒有發現其他的受害人報案。我們建議受害家庭一定要及時報案,挽回損失,讓不法分子接受法律的嚴懲。&rd;一位辦案民警表示。
目前,另一個犯罪嫌疑人仍然在逃,本案正在進一步審之中。
近年來時有招生騙局發生,那么,考生和家長如何防范騙局?警方了幾種常見騙局供考生家長參考:
【案例】2013年,山東某工學院以&ld;對口本科&rd;名義招收3000余名學生,承諾一年后可以進入大學讀本科。實際上,他們只有&ld;中職生&rd;的身份,來年想讀大學,必須參加高考并達到錄取分數線。
【點評】這是典型的&ld;預科班&rd;騙局。目前只有少數民族考生才存在預科班,招生對象為少數民族。而且,少數民族考生預科班都是在各省的招生計劃中明確列出的。
【案例】2013年,福建發生一起招生詐騙案:孩子想上廈門一所大學,分數差了幾分。家長找一名自稱是廈門警察的網友幫忙托關系,但花了22萬,孩子還是沒能上成,還發現這個警察是冒充的。
【點評】這類騙子一般自稱是招生院校或招生辦某領導的熟人、親戚,聲稱能夠&ld;低分高錄&rd;。而他們的最終目的,就是從家長手中騙取大量錢財。
【案例】本案即是典型案例。
【點評】招生騙子故意混淆網絡教育、成人教育、自學考試助學輔導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聲稱只要交錢就可以上大學,甚至重點大學。考生花錢后,拿到了錄取通知書,才發現就讀的是自考試點班、成教班等。
【案例】遼寧何女士的孩子高考成績只有200多分,但她輕信別人通過運作能搞定某軍校名額,于是先后給中間人55萬余元。然而,她最后發現,孩子就讀的學校不是軍校,而是一個計算機培訓班。
【點評】于軍校招生和普通高校招生有一定的區別,所以騙子重點盯的對象。他們往往謊稱軍校有地方招生指標,欺騙考生家長,有的甚至偽造印章和部隊證件,以&ld;軍校擴招&rd;為幌子向考生及家長寄發&ld;國防生預錄通知書&rd;,騙取錢財。事實上,軍校和其他高校一樣,招生有著十分嚴格的程序和規定。軍校招生沒有計劃外名額,也不會委托中介或個人招生。除收取國家規定的費用外,不會收取考生任何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