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等三所名校將進駐首都行政副中心辦公區
教育是國家的頭等大事,但是教育的發展同時也受諸多因素的限制,教學水平及質量差異大,教育資源不均衡等,都是制約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了統籌區內教育的發展,北京四中等三所名校將進駐通州副中心辦公區辦學,意在提升各分校的教學質量,推進教學工作的開展。
北海幼兒園北京四中通州辦校
本報記者 鞏崢 通訊員 曹蕾
北海幼兒園、黃城根小學、北京四中三所名校將進駐首都行政副中心辦公區,各自承辦一所幼兒園、一所小學和一所完全中學。這是昨天記者從西城區“兩會”上了解到的。今年,西城區將與通州區開展教育全方位合作,除在副中心辦公區主辦學校,還將支持通州區張家灣中學的發展。
挑最優質校進駐副中心
西城區副區長陳寧介紹,今年,西城區將在行政副中心行政辦公區主辦一所幼兒園、一所小學和一所中學,分別由北海幼兒園、黃城根小學和北京四中三所西城區的優質中小學、幼兒園承辦,目前西城區正在與三所學校洽談承辦事宜。“一定是由西城區最優質的學校承辦。”陳寧表示,具體選址和建成時間將根據行政副中心規劃而定。
目前,通州區有三所西城的名校分校,分別是育才學校、實驗二小、北京小學的通州分校。今年,提升這些通州分校的辦學水平也是西城區教育工作的重點,三所學校“一校一策”,各有不同側重,育才學校將通過教師交流培養、學生互訪互學等活動,提高分校的教育質量;實驗二小將通過課程一體化、活動一體化等方式,保持分校較好的教育水平;北京小學則將在管理水平、教師培訓、學生培養等方面提供資源,逐步把分校打造為優質教育資源。
除了新建學校,今年西城區還將支持地處農村的通州區張家灣中學的發展。
學前教育今年增1000學位
去年,西城區完成了中學學區調整,形成了每個學區都有優質校、教育集團校、特色學校的教育新布局,每個學區優質率均達到80%。通過撤并重組、委托承辦、引進高校合作等方式,調整合并中學11所,新增初中優質學位1100個。
今年,西城區將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新增中華路小學、四根柏小學兩所小學為北京三十五中直升校。陳寧介紹說,學前教育也在2015年增加790個學位的基礎上,今年將再增加1000個。此外,西城區將繼續引進優質教育資源,擴大全區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
今年新學期,會有33位來自北京師范大學的博士、碩士研究生,走進西城區33所中學擔任為期半年的校長助理一職,幫助學校教師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中學已有國際班不外遷
針對此前“西城中學的國際項目班要外遷變為民辦學校”的傳言,西城區教委主任丁大偉昨天表示,目前,市級層面并沒有將中學已有國際項目班外遷的計劃,根據市教委的要求,國際項目班的現有規模不再擴大,“國際項目班以住宿為主,如果將來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在高中資源緊張的情況下,或許會有外遷的可能。”
丁大偉介紹,西城區現有六所學校設有國際項目班,包括四中、八中、三十五中、實驗中學、師大附中和師大二附中。“現在的國際項目班多被當作出國的前站,但西城區希望能借助國際項目班的教育資源,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丁大偉說。
西城區正在打造“國際理解教育”地方課程,現在已經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了“國際組織介紹”課程,旨在培養學生不只是能到國外讀大學,更能進入國際組織,在國際組織中發出屬于中國的聲音。未來,西城也會考慮建設國際學校,面向留學生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