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安全是關鍵 需家庭社會配合
校園文化日益多姿多彩起來,但是卻頻頻曝出學生體育課發生意外的事件,致使家長們擔憂孩子的健康安全,老師、學校怕擔責任,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學生們體質健康越來越差的局面。那么,如何改善當下的這種情況,體育課安全成了關鍵所在。
籃球、足球、排球等體育運動深受中小學生的喜愛,也成為中小學生喜歡的課程,但近幾年來的《全國中小學生體質測試》結果卻顯示,中小學生體質越來越弱。對此,關于&ld;中小學生體育課上什么內容,如何保證學生體育課安全的基礎上實現學生體質的提高&rd;等問題成為許多學校體育課不斷創新的動力。
&ld;造成學生體質越來越低的原因是多重的,不能僅指望依靠體育課來增強學生的體質。&rd;海南省農墾中學體育老師郭佩霞表示,體育課每周只有固定的幾節課,遠遠滿足不了學生體質提升的需求,家庭、社會等多重因素致學生離開學校后缺乏身體鍛煉的情況不容忽視。當然,部分學校存在為提高學生學習成績、追求升學率,而把體育課讓給其他課程的現象。
初三年級學生賴茂杰告訴記者,在學校,體育運動是他比較喜歡的課程,周末也參加了足球培訓班,一旦不鍛煉時更多的是坐在電腦前面,看看新聞、玩玩游戲,有時候一坐就是幾個小時,站起身來就會覺得累。50多歲的市民李冰認為,社會變化太快了,想想當初自己上學的時候,放了學就是一群朋友在一起玩耍,又跑又跳的。如今的 孩子 ,回到家中更多的是守在電視、電腦前面,體質下降也是在所難免。
瓊山區第四小學體育教師吳朝興認為,籃球、足球等運動很受學生喜歡,如果加上專業教師的指導,對于提升學生體質的作用是較明顯的。
&ld;根據國家規定,中小學生每天在校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1小時,這也是為了保障學生在體質提升上有持久性。&rd;吳朝興表示,課間操、眼保健操及大課間活動等能夠確保學生每天有足夠的活動時間,但這些活動運動量相對較低。作為學生在學校提升體質的重要科目,體育課首先要保證學生安全,于中小學生身心發展不成熟,自我保護意識薄弱,教師必須做好對學生的保護。
上小學五年級的葉玲說:&ld;雖然我是女生,但是我特別喜歡籃球。不過每次上課前的跑步等熱身活動是許多同學不喜歡的,但這是保護體育課安全的重要保障,還有教師在課堂上一再的提醒不要對其他同學進行劇烈碰撞,老師還會包扎、止血等,平時同學磕磕碰碰的都是老師可以處的。&rd;
體育課深受學生喜歡,在校活動時間有了保證,但部分學生的體質依然越來越差,對此,海南省農墾中學足球教練張新紅認為,學生除了在學校的活動之外,家長也要多跟孩子一起運動,去公園跑跑步、打打羽毛球等,加強學生體質鍛煉。&ld;隨著對學校體育課安全的考慮,標槍等危險項目已被取消,鉛球等也變成了實心球,一系列改變讓學生的體質訓練有了提升。&rd;張新紅說,家長需要了解一些孩子不同時期的身心發展狀況,課余之時陪孩子進行一些適合孩子年齡段的運動。
如何發揮家庭在提升學生體質中的作用?市民劉瑩表示,于平時工作太忙,回到家中也很少去考慮鍛煉身體,加上孩子年齡越來越大,也漸漸不愿意跟父母一塊出去。我們也需要學校和社會給予幫助,提供更多的鍛煉場所和設施,共同為孩子的體質提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