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十二五期間教育信息化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安徽亳州受自身多方面條件限制,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有著諸多的不足,基礎相對薄弱的它,并沒有放棄,一點一滴辛辛苦苦的經歷了艱難的十二五之后,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從基礎設施建設到教育信息化水平,都前進了一大步,也為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自2012年以來,亳州市共有2200名市級骨干教師、29000多名學科教師、464名中小學校長參加教育信息化培訓。使大多數年輕教師都能熟練應用多媒體,中小學校長在信息技術與學校管、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管的方面的融合也日趨緊密,有力地推動了市教育信息化不斷進步。據調查,亳州市各中小學校班級多媒體利用率達50%以上,鄉鎮中心小學下屬的教學點做到數字資源全覆蓋項目,教師個人空間開通率90%以上,中小學學生個人空間開通率60%以上。過去&ld;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書&rd;的教學模式正在向多媒體教學轉變,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備課、教育教學研究日益普及,學生的現代教育技術動手操作能力不斷提高。據統計,&ld;十二五&rd;期間,該市共承擔教育信息技術研究課題57個,其中14個中央電教館立項課題,43個省級立項重點課題。在全市教育技術論文、課題研究方案、課件、教師博客(網站)、教育敘事研究和義務教育薄改項目學校&ld;班班通&rd;應用研究等六項電教學術作品評選活動中,共有1310件作品獲獎,其中一等獎275件,二等獎380件,三等獎510件。亳州市中小學生創作的電腦制作作品在國家和省級&ld;訊飛杯&rd;比賽中屢屢獲獎。
三是在線課堂建設全面提速。為了解決農村教學點開齊開好開足薄弱課程問題,將優質教育資源輸送到教學點,提高農村教育質量,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2014年亳州市在渦陽縣開展了第一批在線課堂建設工作,第一批在線課堂涵蓋9個中心校,20個教學點。2015年,該市蒙城縣6個中心校12個教學點和利辛縣39個中心校115個教學點全部完成在線課堂建設任務。據了解,2016年,該市各中心小學所轄的教學點將全面完成在線課堂建設,實現城區和中心學校教師與教學點學生雙向互動的一種常態化教學模式,屆時,亳州市各教學點的孩子都能通過在線課堂這一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接受音樂、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