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虐待女嬰向其口中吐痰 被判道歉賠償
&bsp;&bsp;&bsp;&bsp;&bsp;&bsp; 親愛的家長朋友,如果你的孩子被保姆打,還被往嘴里吐口水,心情會如何?或許你會贊同紹興的沈女士的做法,選擇用法律手段維護孩子的權益,還原事件真相。但同時也會對請保姆多一些考慮。
去年3月,關于嵊州保姆疑似虐待9個月女嬰的新聞在網絡上被大量轉發,模糊監控視頻引發網絡口水戰。
昨天,沈女士給錢江晚報的記者發來微信:&ld;終于贏了!案子前段時間已經判下來了,司法鑒定結果保姆確實打了我孩子,法院判保姆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rd;
去年3月, 紹興的沈女士通過家中并不清楚的監控發現,似乎保姆不僅打孩子,還用手托住9個月大的女兒,并對其咳嗽、吐痰。
保姆周某在一番交涉后寫下&ld;認錯書&rd;,沈女士也報了警。之后,周某沒領工資就回家了。
沈女士說,因考慮到保姆家里很困難,當時并沒有再追究,況且孩子情況還好。
可是沒過幾天,事情出現反轉,周某找到媒體稱,自己被逼無奈才在紙上簽字的,她堅持沒打孩子。
這時候,多數網友又把指責聲指向了沈女士,有網友甚至懷疑沈女士為了省保姆費,故意將模糊視頻放到網上。
誰是誰非,一時間引來議論紛紛。
這一切讓母親沈女士很苦惱,她萌發了將監控材料遞交司法鑒定的念頭。
她說:&ld;這不單單是為了還大家一個真相,更是做為一名母親,要給我的孩子討回公道。&rd;
隨后,沈女士了家中的監控視頻以及認錯書、照片,遞交給浙江迪安司法鑒定中心。
昨天,錢江晚報記者看到了這份鑒定書。
經過專業的檢測工具處模糊視頻,最終司法鑒定中心證實:保姆周某確實存在12次使用長條形物品拍打嬰兒頭部和肩部,并存在與嬰兒口對口咳嗽,將痰吐進嬰兒嘴部的行為。
去年7月,沈女士以保姆周某侵犯了原告的人格尊嚴和生命健康權,給自己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為,將周某告上了法庭。
她要求保姆在媒體上公開道歉,并要求賠償精神損失。
但對這個司法鑒定結果,周某一方卻不認可。
周某的代律師認為,司法鑒定一般只針對傷殘鑒定,沈女士的鑒定并不能作為證據,是無效鑒定。
另外,沈女士將視頻傳到網上的舉動,給周某也帶來了很大的心負擔。這個人格糾紛案,實際上受到最大影響的卻是周某本人。
紹興越城法院認為,這起案子有三大焦點:
焦點一:鑒定機構的結果是否有效?
越城法院認為:司法鑒定不僅可以對傷殘進行鑒定,同時運用科技手段或者專門知識,對聲像資料鑒定,是鑒定的業務范圍,鑒定結果真實有效。
焦點二:保姆寫認錯書時是否受到威脅?
在提供的三方對質錄像中。沈女士宣讀了認錯書內容,周某沒有對此提出異議,并且在視頻中沒有發現沈女士威脅恐嚇周某的言行。
同時,周某與沈女士語言溝通無障礙,在錄像中,周某也多次與沈女士的女兒唱歌、交流,故周某當時受到威脅寫下認錯書的說法不成立。
焦點三:保姆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
周某說,對著孩子咳嗽不是故意的。但通過視頻可以看到,在沒有咳嗽的時候,她和孩子面對面坐著保持一定距離,當咳嗽時,與孩子仍有一段距離,但隨后周某將身體下傾到孩子面前,用雙手托住孩子的頭對著咳嗽,故非故意不成立。
法院一審判決保姆周某敗訴,并要求公開在媒體上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害1500元。
昨天,錢江晚報記者試圖聯系保姆周某,對于一審的判決結果以及是否要上訴,對方一直表示不知道此事。最后在記者一再追問下,對方干脆表示,你打錯電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