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因話多調換位置被疑孤立 家長老師撕破臉
通常情況下,學校里每個班級都會出現那么一兩個“話多”、調皮的學生,老師們的慣常做法就是將他們“隔離”起來,一方面是為了幫助學生改掉這個壞習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給其他同學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但是在大多學生以及家長們的眼里可不是這樣了,孩子們會認為很沒面子,家長們則認為是老師有意孤立孩子。對于這種情況,還是希望家長能和老師相互配合。
郭女士的兒子小川今年14歲,在高新區外國語學校上初一。
眼看學期快要結束,小川的座位卻被換了,課桌椅搬到了教室最后方,離其他同學遠遠的。
“這么一來,孩子不就被孤立了?!”郭女士著急了,她嘗試著與班主任溝通,希望能把小川的座位換回來。
然而,事情卻沒有朝著郭女士預期的方向發展。
家長和班主任差點打起來
家長偶然發現
兒子上課愛講話被調到最后面
郭女士想和班主任聊聊
這兩天,郭女士心里很不好受,她想不明白,挺簡單的一件事情,怎么會變成這樣。
12月26日,周六的晚上,郭女士外出散步,正好經過兒子的學校,于是順勢走進去,想看看兒子的課桌是否整潔。
一進教室,郭女士發現,兒子小川的課桌被放在教室最后方,離最后排的課桌還有一米遠,看起來孤零零的。
郭女士回家問兒子,才知道換座位是班主任安排的,已經有好幾個星期,原因是小川課堂紀律不好,上課時愛說話,影響其他同學。
小川告訴媽媽,只要自己抓到其他上課講話的同學,就可以把座位換回來,否則,就這么一直坐著。
郭女士想到了,怪不得這段時間,兒子回到家總是一問三不知,什么知識都沒有學到,坐得那么遠,對已近視300多度的兒子來說,根本什么也看不清楚。
“兒子本身成績就不好,這么一來,是顧上課還是顧抓人呢,反而強化了他不注意聽課的壞習慣。再說了,萬一抓到其他同學,豈不是制造同學內部矛盾。”一想到這,郭女士坐不住了,急忙給班主任吳老師發了微信,希望別孤立兒子,把座位換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