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親情屋惠及千余留守兒童 與父母"面對面"聊天成現實
原標題:廣發親情屋惠及河南千名留守兒童
簌簌寒風,吹得人們無法挺直腰桿,但是愛心人士的關懷,使得這片寒冬里充滿了暖暖溫情。近日,廣發希望慈善基金中國行走進了河南信陽,和當地貧困留守兒童一起度過了短暫而又溫馨的一段時光。讓他們切實的體會到父母在身邊的感覺,我想沒有什么比這個更重要的了。
讓孩子們記起父母的樣子
日前,廣發銀行、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舉辦的2015&ld;廣發希望慈善基金中國行&rd;(以下簡稱&ld;廣發慈善行&rd;)一行走進了河南省信陽市新縣和商城縣。這是繼2008年&ld;四川慈善行&rd;以來,廣發希望慈善基金發起的第八次愛心探訪活動。八年來,&ld;廣發慈善中國行&rd;活動風雨無阻,足跡已遍布四川、廣西、云南、寧夏、貴州、湖南、甘肅、河南八個省市,成為廣發希望慈善基金最具影響力的品牌公益活動。
&ld;不記得爸爸什么樣了&rd;
活動期間,志愿者們走進留守兒童超過七成的新縣將軍希望小學、商城縣伏山中心小學,陪伴孩子們一起上課、一起游戲、一起運動,并在廣發希望廚房里與孩子們共同包餃子做愛心午餐。
通過廣發快樂親情屋,孩子們終于能夠與久未謀面的父母&ld;面對面&rd;聊天了。在面對鏡頭的那一刻,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們泣不成聲,而在視頻那頭的父母,也早已止不住眼淚。&ld;我已經7年沒有見過父親了&rd;,將軍小學的一名學生在談起遠在韓國打工的父親時,表情十分木訥,在她的記憶中只剩&ld;爸爸每月往家里寄錢,長什么樣子已經不記得了&rd;。
據悉,廣發希望慈善基金一直關注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經過多年的調研和實踐,通過&ld;廣發快樂親情屋&rd;項目,給孩子們送去圖書、預裝教學視頻電腦設備,并為孩子們快樂成長特制了多媒體教室,讓孩子們即使在山里也能與遠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視頻對話。目前,親情屋主要選建在留守兒童比例在50%以上的學校,資助標準為4萬元每個,今年在河南、遼寧、黑龍江等3省共建親情屋14個。
&ld;考上醫科大學為父親治病&rd;
據悉,廣發希望慈善基金還在此次活動中向河南省希望工程捐贈了200萬元善款,用于資助新縣和商城縣的850名大、中、小學生;并捐建了10個廣發希望廚房、4個廣發快樂親情屋以及190套愛心課桌椅。
此外,活動還探訪了16名特困學生家庭,為他們送去冬日的溫暖。今年才12歲的小海旺父親去世,母親出走他鄉,與70多歲幾近失明的奶奶相依為命,兩人居住在四面透風、潮濕陰暗的土坯房里,靠著低保艱難度日。廣發希望慈善基金為海旺送來助學金,并將持續關注小海旺的生活及學習情況。據了解,此次走訪的16名特困家庭受助生大多和小海旺一樣,生活在單親家庭,與爺爺奶奶生活,甚至其中不乏孤兒。廣發銀行不僅送去資助金和食用油、棉被、衣服等慰問品,了解、看望孩子們的生活、學習情況和家庭的狀況,并鼓勵學生樹立信心,克服困難。
探訪中,商城縣第一中學一位叫余杰的孩子引起了同行者的關注。&ld;學習刻苦、瘦小善良的她卻上不了學,我們知道后十分心疼。&rd;志愿者介紹,余杰自小父母離異,家中只有一位身患疾病喪失勞動能力的父親,每月僅靠400元的低保維持著生活。在收到余杰的助學申請后,&ld;廣發希望慈善基金&rd;立即為她籌備了萬元助學金,好讓余杰順利的進入高中學習。余杰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入學機會,她表示,是廣發志愿者的關愛讓我體會到溫暖的人間,我會好好學習,不辜負好心人的幫助。&ld;我一定要考上一所好的醫科大學,治好父親的病。&rd;余杰說。
8年慈善路助學惠及10萬師生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目前,廣發希望慈善基金已經成為匯聚員工、持卡人愛心,借助合作伙伴力量和社會名人關注的公益慈善平臺。平臺利用自身信用卡&ld;招牌&rd;,發行了國內首張慈善主題的信用卡&ld;廣發希望卡&rd;,以此主要捐助渠道,匯聚社會力量,真正實現了將分散的愛心匯聚成一股力量,讓慈善之路持續向前。
據統計,截止河南慈善行活動啟動,廣發希望慈善基金已捐建廣發希望小學2所、快樂親情屋30間、廣發銀行希望廚房420間,捐資助學惠及超過10萬師生,上萬名學生獲得基金設立的獎助學金。
作為一家有責任感的銀行,回饋社會一直是廣發銀行堅持的傳統。今年正值廣發信用卡發卡20周年。20年來,在廣大持卡人的支持下,廣發信用卡一直領先同業,不斷創新電子渠道捐贈方式。在此次河南慈善行的持卡人志愿者中,來自北京的張先生自2008年便參與希望慈善基金的捐贈,現已累計捐款10余萬元。他為自己是這樣一家有愛心、有責任的銀行持卡人感到很榮幸,愿一直堅持下去,與廣發并肩向社會傳遞正能量。來自浙江嘉興縣桐鄉的劉先生雖然在年初才參與捐贈,但大贊廣發信用卡定額捐贈給參與者帶來的方便和快捷。(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