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長為讓孩子在數字時代不掉隊學習編程成潮流
隨著科技的發展,數字時代的到來,人們越來越多的將一切都建立在電子信息的基礎之上,編程成了一門有用的技能,為了孩子在未來能夠有資本與他人競爭,家長們紛紛讓孩子開始學習編程。但是這些做法卻引來了社會各界人士褒貶不一的評論,對于中國家長們紛紛讓孩子學編程,緊跟時代的潮流,你們是怎么看待的呢?
外媒稱,曾經是臺灣大型電子器械代工企業富士康公司計算機程序員的吳佩(35歲)開始教她6歲的兒子學編程。她認為,隨著數字化的推進,學習編程可以幫助孩子將來找到工作。吳佩目前在南京開設編程課堂,幫助100多名家長(微博)將孩子引入編程領域。
據日本《富士產經商報》12月3日報道,牛津大學預測,未來將有一半的工作會被機器人和計算機替代。吳佩的工作迎合了希望自己孩子能在未來世界生存下來的家長們的愿望。
中國各地都出現了類似的課程。雷諾&iddt;任(音)在北京教大約150名小學生使用&ld;Srath&rd;這個麻省工學院媒體實驗室開發的編程語言。米歇爾&iddt;孫(音)在香港開設的第一編程學院里,有大約2500名學生在這里學習編程。
免費提供信息和課程的&ld;中國少兒編程網&rd;創始人說,&ld;教下一代編程是一件應該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的事情,即使是在今天的中國,雖然從事程序開發的的群體在不斷壯大,但我國對于編程精英的需求量仍然巨大&rd;。
報道稱,中國的學前兒童處于剛剛開始學算數和漢語的階段。如何向他們介紹講解編程的基本內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吳佩為此思索了好幾周才想出一種有效的辦法。她先是讓孩子們玩一種游戲。教孩子們在一個3&ties;3的九宮格板上,用上、下、左、右四種方位來對某一個格子進行定位。孩子們熟悉之后,她便開始向孩子們介紹數字坐標系統,讓孩子們用坐標來標識一個位置。當孩子們對坐標系統里的X軸和Y軸熟悉之后,吳佩又開始教孩子們玩一種Srath上的飛機游戲。一旦孩子們被游戲吸引住了,她就鼓勵孩子們自己來創造一些類似的游戲。吳佩說:&ld;通常我們需要借助游戲的形式來讓孩子們產生興趣,然后再把需要學習的概念介紹給他們。&rd;
32歲的南京媽媽張敏燕(音)看到一個視頻,講的是一名美國兒童制作了App以便和朋友分享加拿大歌手賈斯汀&iddt;比伯(Jsti Bieber)的事情。之后她鼓勵五歲女兒去向吳佩學習編程。
&ld;這使我印象非常深刻。&rd;張敏燕說,&ld;我的孩子每天都在玩iPad。為什么不在這過程中給她一些指導,讓她學一些東西?&rd;她表示,別的國家的孩子在學習編程,她不希望她的孩子掉隊。
報道稱,鼓勵孩子學習編程能幫助中國提升科技價值鏈,使其成為一個軟件和數字工具的創新者,而不只是零部件制造商、供應商。在將編程引入學校教育的問題上,中國已經落后于歐洲的16個國家和美國。
&ld;中國的學校有IT課程,有些也教授編程,但是和其他與學業成績相關的課程相比,這些課程處于次要地位。&rd;吳佩說,&ld;他們沒意識到,編程教育在未來將會非常重要。&rd;
北京私募企業&ld;華創資本&rd;的合伙人熊偉銘說:&ld;很有可能你12歲的孩子就能創造一個價值100萬美元的App。這項工作不需要你有碩士學歷。至少要到21歲以后才能確認投資效果的教育系統風險大,也不合。&rd;
然而,也有觀點反對編程能夠給孩子一個未來。
馬薩諸塞州巴布森學院IT管教授湯姆&iddt;達文波特(T Daveprt)說,隨著自動化的推進,即使編程工作,大部分也會被計算機編程取代,&ld;教幾百萬三歲孩子學習編程根本沒有必要&rd;。
未來哪種職業需求最大是很難預測的。世界經濟論壇9月稱,2012年最熱門的十大職業中,有9種在2003年的時候根本就不存在。
吳佩說,她并不指望依靠編程就能讓自己的孩子變得多成功。相反,她把編程看做孩子&ld;表達自己的一種方式&rd;。并且,她認為在今后的數十年,編程有可能成為全世界人們所必須的一種技能。吳佩說,&ld;等孩子們長大了,要跟全世界人競爭,也許那時編程技能已經和英語技能一樣普遍了&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