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某中學女教師微信群里留言開會讓狗咬了被停職
語言一是一門高深的藝術,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放在不同人的耳里,聽起來就是不一樣的。你可能認為是褒義,她就可能認為是貶義,你可能只是簡單的抒發一下自己的情感,被他人不良得心思篡改一下,你就是大逆不道。這就是語言的強大。有時這門難懂的語言又常常使人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所以,提醒各位,為人處世,謹言慎行。
&ld;揚緩&rd;是延安市寶塔區橋溝鎮中心小學的一名女教師,這兩天她&ld;攤上大事了&rd;。該校葉校長認為她在學校微信群里說了一句&ld;今天下午開會讓狗咬了一下&rd;是指桑罵槐,罵了自己,于次日召開全體教師行政會議,通過無記名投票將&ld;揚緩&rd;停職停薪一周。
11月30日下午4時放學后,橋溝鎮中心小學召開教職工例會。會議結束后,下午5時38分,微信名&ld;揚緩&rd;的一年級三班班主任楊老師在&ld;橋兒溝鎮中心小學&rd;微信群里說了一句&ld;今天下午開會讓狗咬了一下實在不爽&rd;。
5時54分,葉校長在群里問道:&ld;你罵誰了?&rd;&ld;楊x你罵誰了?&rd;
&ld;揚緩&rd;回復:&ld;不要對號入座&rd;。
在兩人對話期間,有同事&ld;雅子的老爸龍&rd;發言&ld;應該給缺營養的人好好補一補&rd;。
拉扯幾句后,&ld;揚緩&rd;回復&ld;劉校長(雅子的老爸龍),我一再說了不要對號入座,你又何必往自己身上扯呢?&rd;
12月1日上午10時,楊老師被鎮教辦李主任打電話叫到辦公室,說上午學校開會研究處&ld;微信罵校長&rd;一事。葉校長的意思是讓鎮教辦重新給楊老師安排工作。
楊老師獲悉這一情況后向葉校長解釋:&ld;我沒說啥。我就是讓狗咬了!校長你不要誤會。&rd;但葉校長認為是&ld;指桑罵槐&rd;。
12月1日中午,學校召開全體教師行政會議。會議記錄顯示:第二條議題是&ld;楊老師就昨天下午會后在微信群里發表的言論做解釋說明。&rd;
記錄顯示:楊老師解釋稱&ld;只是發表自己的心情&rd;。
隨后,會議進行無記名投票,認為楊老師解釋合的畫&ld;&rd;,不合的畫&ld;&ties;&rd;。投票結果顯示:畫&ld;&rd;的1票,半對半錯的3票,畫&ld;&ties;&rd;的25票,棄權的8票。
記錄顯示:經行政會討論,一致通過,對楊老師處意見如下:1、從12月1日開始停職、停薪一周,在本周內認識到自身錯誤,在全體教師會上公開承認錯誤,并做出書面檢查;2、在一周內還態度強硬,拒不承認的,上報上級部門處。
12月2日上午,楊老師找到葉校長討說法:
1、因為在微信群里說了一句話,做出&ld;停職停薪&rd;處決定,她不能接受。
2、校長無權對自己停職停薪,即便&ld;停職停薪&rd;也應該有學校的紅頭文件,而不是&ld;會議記錄&rd;。
葉校長作出三點回應:
1、自己有權作出&ld;停職停薪&rd;決定,既然當校長,就有權處學校的人、財、物;
2、&ld;出紅頭文件不可能&rd;,&ld;會議記錄&rd;已復印,就是學校的處決定;
3、&ld;所有決定都給你說了,不服可以反映&rd;。
楊老師對華商報記者解釋,會議期間,她接到家人的電話,就到會議室外接聽,在 樓道里被不知哪里來的一條狗咬了一下衣服。因為白天在學校忙了一天,自己的孩子又不聽話,心里煩,就打算在微信朋友圈里發一下,尋求安慰,&ld;我被狗咬了確 有其事。因我近視,在朋友圈里發送時點錯了,發到了學校的微信群里。一看在微信群里發了那樣的話,知道不合適,想立刻刪掉,但那時已經刪不掉了,就趕緊留 言回復&ls;不要對號入座&rs;,也給隨后留言的副校長作了解釋。&rd;
該校劉姓副校長介紹,學校多次要求老師參會帶本記錄,遵守不得隨意走動、接電 話等紀律要求。11月30日下午開會時,楊老師沒帶本記錄,被葉校長在會上點了名。會后她在微信群里發了那句話,學校微信群是工作群,主要交流工作,里面 很少開玩笑的。劉副校長還說,之前學校開會時,工作好的點名表揚,工作不好的點名批評,這很正常。
因為那句話,校方對&ld;揚緩&rd;停職停薪一周,這樣處是否合適?劉副校長說,楊 老師在群里說了那樣的話不處,以后再出現這樣的事情,該咋辦?對她的處,是全體教師投票決定的,從投票的結果來看,大多數教師不認可她的解釋。華商報 記者在學校多次聯系采訪葉校長未果。鎮教辦李主任表示不方便接受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