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糾錯題被小學一年級孩子詛咒快死
小學,對于孩子們來說,和幼兒園存在著諸多差別,原本可以自玩耍的環境變成了嚴肅的課堂,變成了冷冰冰的桌椅板凳,變成了寫不完的作業,孩子們自然會感覺落差太大,很難適應,對此,家長們要積極的引導孩子正面面對小學學習生活,不要因為自己的期望值高而給孩子施加壓力,面對孩子抵觸的情緒,要加強疏導,防止孩子產生負面的情緒。
上小學一年級的晨晨做錯題,糾錯時面對媽媽舉一反三啟發式提問,他突然下跪一邊磕頭,一邊念叨&ld;希望媽媽快點死&rd;。近日,&ld;被傷透心&rd;的晨晨媽媽將經歷發到網上,引發家長(微博)熱烈討論。省特級教師、青山區教科研中心教研室副主任胡秀玲建議,家長對孩子要有合的期望值,抓大放小多溝通多交流,培養良好親子關系。
晨晨媽媽在網上回憶了她的&ld;傷心往事&rd;。當天下午放學回家,媽媽發現晨晨作業中有道錯題,沒有直接告訴他錯在哪里,而是希望通過啟發式提問幫助他找到錯誤的原因。哪知剛問了幾個問題,晨晨突然跪在板凳上對著媽媽磕起頭來,邊磕還邊念念有詞:&ld;饒了我吧,饒了我吧。&rd;晨晨媽媽十分詫異。&ld;你干嗎磕頭?馬上就有答案,再耐心一點好嗎?&rd;媽媽焦急地詢問。&ld;我希望你死了,你快點死吧。&rd;晨晨的一句話讓媽媽猶如五雷轟頂。
事后,晨晨媽媽反思說,她提的問題都不難,可能是數量多了,沒想到引起孩子如此反感。&ld;我一直教他尊敬長輩,怎么變成這樣呢?&rd;晨晨媽媽連稱&ld;蠻傷心&rd;。
晨晨媽媽將經歷發在網上后立即引發熱議。大多數家長分析可能是因為給孩子的壓力太大,讓他生出逆反心。另外,晨晨媽媽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有不妥之處。
省特級教師、青山區教科研中心教研室副主任胡秀玲分析認為,晨晨媽媽可能平日對孩子要求很嚴格,期望值也很高,以至于讓孩子覺得媽媽是痛苦的根源,因此造成母子關系長時間累積的問題在那一刻爆發了。&ld;孩子的反常之舉一定要引起家長高度重視。&rd;胡老師說。
胡老師建議,首先,家長對孩子要有合的期望值,如果過高,孩子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對其自信心的培養是一種打擊;如果過低,就會讓孩子放任自流,不利于正常學習習慣的培養。其次,家長與孩子要有良好的溝通,充分考慮孩子的感受。孩子是非常敏感的,有些家長在輔導過程中,壓著心中的火氣,表面上看似很耐心,語言也輕描淡寫,實際卻裹挾著讓人無法接受的冷暴力,讓孩子內心有了抵觸情緒產生逆反心。第三,盡量少參考別人的教育方法,根據孩子個性制定適合他的學習方法。家長在家庭教育過程中,不必事事較真,應該抓大放小,以免為一道習題或一件小事造成親子關系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