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超6成媽媽成為家庭教育的主心骨
近年來,家庭教育越來越受大家的關注,畢竟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學校、老師的責任,家長也是孩子的老師,在教育上也擔當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大多的家庭里,媽媽來承擔家庭教育的任務,有的人認為媽媽來教育,孩子更容易接受,爸爸們往往把握不好尺度,其實不然,家庭教育是父母兩個人的責任,只是兩個人的教育方式不太一樣,但是在觀點上要保持一致,不能讓孩子一會兒按照爸爸的方式去做,一會兒按照媽媽的方式去做,這樣會嚴重混淆孩子視聽,致使孩子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6171%的母親承擔了家庭教育的任務,而爸爸抓孩子教育的只占了2226%;幾乎所有家長都認為孩子的做人比學習更重要……日前,南京市江寧區教育局針對全區范圍內的3所幼兒園和6所中小學的1338名學生家長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并開展座談會。結果發現,現在媽媽比爸爸更多承擔孩子教育大任。過去常說的&ld;慈母嚴父&rd;已經變成了&ld;虎媽貓爸&rd;。
&ld;家庭教育誰做主&rd;調研報告
現代快報記者獲悉,今年10月,南京江寧區教育局聯合江寧區婦女聯合會,在全區范圍內的部分中小學和幼兒園開展了&ld;江寧區家庭教育現狀調研&rd;活動。共有3所幼兒園的229名家長、3所小學的833名家長,以及3所初中的276名家長參加了問卷調查。其中,36名家長參加了現場座談會。
主抓孩子教育:媽媽占6171%,爸爸僅占2226%
&ld;我們統計發現,媽媽承擔孩子主要教育任務的占6171%,而爸爸主抓的只占了2226%,剩下來的還有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來承擔教育。&rd;江寧區教育局德育研究室研究員姜書勤介紹說,從調查結果來看,現在的父母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但調查數據至少反映了當前的一個教育現象,很多家庭把孩子教育交給媽媽,甚至有越來越多的媽媽開始專職帶孩子。過去大家常說的&ld;慈母嚴父&rd;,現在已經變成了很多媽媽成為嚴母,而爸爸反而變成了慈父。
姜書勤說,他們調查發現,學校里開展家長會時,一般也是媽媽積極參加,爸爸忙于工作,參加得不多。&ld;事實上,孩子的成長教育需要爸爸的參與。現在很多男孩有點&ls;偽娘化&rs;,就是因為孩子學習生活中接觸的女性太多,而其實爸爸的教育是不可缺失的。&rd;
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ld;對社會有用&rd;占比最高
在問卷調查家長希望自己孩子將來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中,有145%的家長選擇讓孩子成為品德高尚的人。3607%的家長選擇讓孩子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20%的家長選擇讓孩子成為有能力的人。436%的家長選擇讓孩子成為事業有成的人,1096%的家長選擇讓孩子做會生活的人。只有82%的家長選擇讓孩子將來成為快樂的人。沒有家長選擇讓孩子成為偉人。
都知道&ld;做人比成績重要&rd; ,但還是傾向先把學習搞好
在調查中,主辦方還拋出了一道題:&ld;&ls;只要孩子的學習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rs;的觀點您贊成嗎?&rd;結果,家長們非常一致地認為,這個觀點他們不贊成。他們說,單講學習肯定不夠,品德也很重要。不過,在座談中,家長們又坦言,道大家都懂,就是到了自己頭上,就很難了。&ld;會不自覺地傾向于把學習搞好。因為沒有好成績,考不上好學校,就會找不到好工作。&rd;
聽聽孩子們怎么說
隨機采訪小學生,都說放學后媽媽布置額外作業
針對調研結果,昨天上午,現代快報記者也在江寧區科學園小學隨機采訪了部分小學生。孩子們不約而同地說,放學后,除了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外,媽媽還會額外給自己布置作業。&ld;平常媽媽管得多,因為爸爸經常要出差。媽媽除了檢查我的數學和英語作業外,還會讓我做語文的同步閱讀,一般每天2到3篇。&rd;五年級小學生小榮說。
&ld;因為爸爸上班,媽媽平時空閑時間多,所以她每天做飯洗衣服,然后用很多時間輔導我作業。除了老師的作業外,她也給我布置一些家庭作業,會給我買一些試卷,每天大概要寫一個半小時。&rd;四年級小學生小呂告訴記者,媽媽告訴他,現在辛苦一點,等長大后就好了。
還有一位小學生說,自己的媽媽就是本校老師,&ld;一般4點半放學,5點到家。寫作業要花2小時,學校作業寫完后,媽媽每天還會布置語數外各科的提高類作業。&rd;
中午,在學校外面,記者遇到了二年級一位家長陳女士。她說孩子上二年級時,她就當了全職媽媽。&ld;我現在每天中午給女兒送午飯,除了學校任務外,給孩子報了周六的奧數輔導班。平常也買了各科的同步練習,讓孩子學完一課,就跟著做一做。&rd;陳女士說,她也知道女兒這樣很累,但因為就這一個孩子,她寄予了非常大的期望。&ld;現在競爭那么激烈,大家都想讓孩子比別人優秀,我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rd;
韶兩句
小編想到一句歌詞和一句廣告詞,歌詞是&ld;世上只有媽媽好&rd;,廣告詞是&ld;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了&rd;。祝愿所有的孩子都有快樂的童年和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