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佳友民情工作站為長興特殊兒童送秋裝
時間:
書之意2
兒童資訊
孩子是社會的焦點,父母都非常的關(guān)心疼愛自己的孩子。可是于家庭經(jīng)濟的問題,很多的父母都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去往發(fā)達的城市打工掙錢。有的父母舍不得孩子的會將孩子帶在身邊,孩子在父母打工的地方打工掙錢,于家里經(jīng)濟的問題,一些貧困的孩子即使是新的學期依舊是一些破領(lǐng)的汗衫。關(guān)愛兒童,據(jù)悉浙江佳友民情工作站為長興特殊兒童送秋裝。
9月18日上午,浙江佳友民情工作站通過募捐、義賣等方式籌集的56套新秋裝,送到長興縣培智學校。特殊兒童們穿上嶄新的衣服后,飽含深情地唱起了《感恩的心》。
9月1日開學那天,學生樂樂身穿一件破領(lǐng)的汗衫前來報到,讓迎接學生的長興縣培智學校老師張學喆一陣心酸。
張學喆非常解樂樂遭遇的困境。兩年前,樂樂的爸爸因車禍致使智力下降,家里失去了經(jīng)濟支柱。 張學喆在給佳友民情工作站的信中說,上學期繳伙食費的時候,她發(fā)現(xiàn)一個細節(jié):樂樂的爸爸拿出的錢,全部是10元、20元的零鈔,很可能是東拼西湊而來。
與樂樂的家庭情況類似,長興縣培智學校還有不少來自山區(qū)農(nóng)村的同學,家境貧困的孩子們要么穿著破舊的衣服,要么穿著明顯比自己身材小很多的衣服和褲子。心酸過后, 張學喆鼓起勇氣,給佳友民情快車欄目寫了一封求助信,希望能幫孩子們換一套新衣服。
上周,一場愛心義賣活動在浙報集團大院,以及佳友民情快車微信平臺和朋友圈展開,不少人聽說義賣是為特殊兒童獻一份愛心,連價格都不問直接選貨、付錢走人。浙報集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記者一次性購買了9件皮衣,在挑選的同時,她還打電話邀請朋友一起來參與義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