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面對孩子到底能不能發脾氣呢(5)
時間:
書之意2
兒童資訊
這件事情讓我思考這樣的問題‐‐在這個年紀毫無限制地對孩子&ld;獨立性&rd;培養,讓他完全自己學會自己把控自己的行為到底行不行?至少在我這里是走不太通的,我們以前的比較&ld;放任&rd;的行為并沒有給孩子機會去好好地解什么是規則。當然這絕對不能怨孩子的悟性太差,這也是這個階段年齡孩子的認知特點決定的,他們的認知程度還沒能達到事事解的程度。但是,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是不可避免地要和社會接觸的,社會是各種規則和規矩的,孩子即使不解,但是總要去面對和接受。基于以上原因,我相信家里也是學習規則和規矩最好的地方之一。作為家長,我們總會給他們的解規則有一些緩沖期,也能給他們耐心的解釋。
我愿孩子的世界是一個自的世界,我愿他們童年陽光的童年可以更燦爛一些,所以我們的心可以無比柔軟,用包容和無條件的愛以及贊美去呵護他,這差不多是所有媽媽們的想。但是,我們要知道,孩子們以后要走入那個更大的叫做社會的世界,我們一定不希望他走進去之后有太大的落差,會有更多的挫折。
養孩子這件事,沒有什么特別的金科玉律適用于所有的人,我把我的觀點寫出來,跟我的同學在朋友圈發問的初衷一樣,那就是‐‐作為媽媽在選擇教育方式的時候,除了曬我們無私的愛之外,也不必糾結于自己的孩子并不適合專家們的教育念而產生負罪感。我們不能因為養孩子而過度喪失自己的判斷和訴求,這樣也是給我們孩子能做的最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