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面對孩子到底能不能發脾氣呢(3)
有了這件事,我開始對無條件贊美這件事情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是的,這個年紀的孩子需要贊美來獲得自我認知,獲得自信水平,幾乎所有的溫情派育兒文章都是極力主張贊美勝過一切的教育,我甚至在發展心學的教課書上也獲得了這樣的答案。但是我個人的教育實踐卻無法給予我這樣的印證,我覺得無條件贊美讓孩子不能很好地認識自己的能力,甚至獲得一些認識上的錯覺。思考良久,我認為如果贊美不合時宜,那么不如不贊美。
所以在接下來的與大bss的相處中,我開始減少無條件贊美,而是努力去做客觀評價,表達我的真實的看法。即使贊美,我也要指出還有哪些是可以改進的地方。這樣做會顯得我有些冷酷無情,但是在某些方面卻收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再有繪畫評比的時候,他會比以前更加仔細地卻辨別兩幅畫的區別,會注意很多小細節,甚至會辯證的看問題。比如有一次他說&ld;媽媽這次你畫得很像,但是我的顏色要更加好看,而且我這里還有一個小汽車你沒有哦,你說呢?&rd;諸如此類,他會征求我的意見,而不是完全等待去享受贊美。我覺得在這個過程中,他更加學會了如何去從別人的角度去解和考慮問題,從這個結果來說,我覺得減少無條件贊美獲得了一定的成效。
很多溫情派的教育念也比較集中在這樣一個觀點上,那就是兒童是一個自發展的個體,應該給予其自發展的空間,應該去讓他自己去發現這個社會,從而在意識里形成自己看世界的規則。
我個人是非常贊同樹立孩子獨立發現規則的這個念的,我也十分相信孩子是可以在自己的摸索中體會和解社會上的規則的。
以前在我們家,氛圍還是比較輕松的。我們認為我們的大bss不是那種特別淘氣和不講的小孩子,所以我們給了他很多的自主性,并且提示他我們不排斥孩子看電視和玩電腦,但是要有時有度。用孩子他爸的話說:&ld;他們是未來電腦的一代,如果不早點接觸怎么能行呢?&rd;好吧,這種有點奇葩的論我也是能接受的,畢竟我已經是一天不接觸電腦就會難受得要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