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嬰兒用品問題多 奶粉紙尿褲成重災區
現在很多人對于國內生產的奶粉或者是其他的東西品質都不是很信任,于是很多人就開始海淘了起來了,那么海淘的產品質量能夠保證嗎?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近日,柯橋市民錢女士在海淘網上購買了4罐澳大利亞產進口奶粉,但是收到貨后她發現,奶粉罐身中文標簽標注的保質期為2016年11月,而罐底噴印保質期為2015年11月。&ld;這樣標注不規范的奶粉肯定有問題。&rd;錢女士質疑。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后來錢女士撕掉罐身上貼的標簽,發現里面還貼著一張標簽,而上面的標簽上保質期為2015年11月,此時她才知道經銷商在進口商品后重新打印了標簽,遮蓋了原來的標簽,從而達到欺騙消費者的目的。
記者從市場監管部門了解到,從今年4月1日起,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中文標簽必須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從5月1日起,未經注冊的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不允許進口。工作人員提醒,購買進口嬰幼兒奶粉時,要留心查看奶粉罐上加貼的中文標簽是否被印刷標簽代替,標簽上是否標注有食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原產國或地區、代商名稱和聯系方式及食用方法、貯藏方法表等內容。
記者在走訪時了解到,嬰幼兒進口產品因為利潤高,在經銷過程中,經銷商更改標簽說明或以假亂真的情況比較多,特別是名牌產品更是重災區,其中品牌尿不濕和奶粉最為集中。好多不法商家收舊的品牌奶粉罐重新罐裝再次出售,有的則通過改貼標簽的方式更改奶粉的營養比例。
最早在柯橋涉足嬰幼兒產品經銷的王麗華舉例說,花王品牌的尿不濕在日本有兩家工廠,在臺灣有一家工廠,三家廠的產品品質都不一樣,售價也差較多,而且市場上流通的水貨也較多。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很容易混淆而被宰。&ld;水貨往往不經檢驗直接流入市場,質量自然難以保障,進口奶粉的水貨和行貨每罐價格差20多元。&rd;王麗華說。
嬰幼兒產品需求量大,此類商店也是越開越多。據了解,自從2004年柯橋城區開出第一家店后,目前柯橋城區大大小小的嬰幼兒產品店達20多家。
記者隨機就奶粉和尿不濕產品進行了暗訪,發現里面的水還真深。臺灣產的花王尿不濕正常售價為每包80多元,然而柯橋部分嬰幼兒商店將臺灣花王冒充日本產花王,售價提高至每包120元。&ld;外行人看價格,如果嬰幼兒店實體店或網店和超市售價差不多,那是正常的,如果差太多肯定不正常。&rd;業內人士這樣支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