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男孩患上白血病 父母不是親生不能捐獻骨髓
白血病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疾病,得了白血病只有兩種治療方案,一種是骨髓移植,另一種就是化療,延續生命。7歲的兒子患上了白血病,父母不是親生不能捐獻骨髓,孩子的親生父母在哪里呢?想看更多最新兒童資訊嗎?請看
許科龍和妻子住在奉節縣平安鄉平安村,兩人以打工和務農為生,日子盡管緊巴,但還算幸福。去年9月,平安村連降暴雨,河水迅速上漲,淹沒了他們的屋子。水退后,就在老許忙著給房子排水時,他發現孩子坤坤的背部和臀部出現了幾處青斑。過了幾天,坤坤的班主任告訴老許,孩子最近狀態不好,原本活潑好動的他,突然每天都顯得很疲憊,走路也輕飄飄的,體育課才做完熱身,就已經開始大口喘氣。
老許決定帶坤坤去醫院看看。國慶第一天,縣醫院檢查給出的結果將他嚇懵了:坤坤白細胞異常,懷疑是白血病。第二天,老許連忙帶著坤坤來到重醫附屬兒童醫院。3日,坤坤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醫生拿出了兩套治療方案:一是造血干細胞移植,即通常說的骨髓移植,二是化療。相對而言,如果有條件做骨髓移植,治愈率會更高。骨髓移植配型最好從父母或兄弟姐妹中選擇,如果不成,再在近親和志愿者中選擇。
老許和妻子所應當地成為了坤坤做骨髓移植的首選。醫生讓老許做決定,著手準備相關移植事宜。不過,老許卻支支吾吾地猶豫不決,大家心里犯起了嘀咕:這當爸爸的怎么這樣?
7歲的坤坤躺在病床上,病情開始明顯惡化,老許坐不住了,決定公開一個隱瞞已久的秘密:&ld;我不是他的親生父親,坤坤是我領養的。&rd;
老許回憶,2007年,38歲的他和妻子仍沒有孩子,渴望孩子的他們,從村里另一戶人家領養了才出生3天的坤坤。
坤坤的到來,給老許夫妻帶來了久違的快樂,老許給他上了戶,正式成為一家人。誰知1個月后,老許的妻子也有了身孕。&ld;真的是老天保佑,做好事肯定有好報。&rd;
不久,妹妹降臨,老許有了自己的親生孩子。有人勸他將坤坤送還回去,但他堅決拒絕了。老許說,坤坤是上天賜給他的禮物,乖巧懂事、還特別聰明,在他和妻子眼中,就是親生兒子,&ld;怎么可能不要?&rd;
7年過去了,老許沒有跟坤坤親生父母聯系過,他也不曾將這一秘密告訴任何人,直到現在,坤坤也不知道真相,他希望坤坤能夠像其他孩子一樣成長,不受外界任何傷害。
&ld;我哪里說得出口?又該怎么跟坤坤說?&rd;老許回憶起坤坤才到這個家庭時,他有多么激動。&ld;他在襁褓里,我接過來,手不停發抖,一用力,又怕抱疼他。我怕萬一秘密公開了,坤坤承受不了。&rd;
10月19日,坤坤確診的第16天,老許開始嘗試聯系坤坤的親生父母。通過當初領養的中介人,老許得知對方一家已經到江蘇打工。他要到對方電話,懷著極其復雜的心情打了過去。
&ld;他們沒有說同意,也沒有說不同意,只說回來太遠了,讓我將坤坤的骨髓配對檢查結果傳給他們,然后他們再到當地醫院檢查,看是否能配對成功。&rd;老許說,他覺得這樣太麻煩,詢問對方能不能趕回重慶,到兒童醫院當面做配對,并可以報銷來回車票,但對方拒絕了。
對方這樣的態度讓老許有點灰心。此后半年多時間,老許沒有再跟對方聯系,他只能選擇讓坤坤化療,盡可能與老天爭取時間。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撥通了坤坤父親彭先生的電話。電話另一頭,是彭先生的兒子和彭先生的妻子。彭先生的兒子說,他們現在是四口之家,姐姐和他,加上父母。坤坤的確是老許從他們家領養的孩子,去年老許確實給他們打來電話,稱孩子疑是患上白血病,但有待進一步確診。
&ld;我們告訴他,如果孩子確實是白血病,若配對成功,我們愿意捐獻骨髓。&rd;對方說,許先生要求回重慶進行配對檢查,他們覺得一家人都有工作忙不開,回去太麻煩了。
對方說,既然坤坤確診是白血病,那病情就不能再拖。他認為,老許應該盡快將坤坤的骨髓配對檢查報告發給他們,他們再到當地醫院查看是否能配對成功。
他們為什么沒有主動跟老許聯系?他們是否關心過坤坤的病情?彭先生的兒子坦言,確實沒有聯系過。&ld;我們以為老許沒有再給我們打電話,就是孩子沒有得白血病。&rd;
老許和妻子在兒童醫院后面的民居租了房,和房東一人一間,每月800元。&ld;一來節約開銷,二來方便照顧坤坤。&rd;老許說,坤坤化療的效果不錯,病情有了好轉。他每天會帶著坤坤去外面散散步,活動活動筋骨。
最近,老許正在跟著病友們一起學習制作手工藝品,用線將一顆顆五顏六色的珠子串成各種造型。工地上干活磨成的粗糙大手,在小巧玲瓏的珠子面前顯得笨拙,但老許學得很認真。
&ld;這是同病房的家屬教我編的,我想把它們賣出去,給孩子籌下一個療程的醫藥費。&rd;老許說,他不知道自己編的工藝品能否賣出去,他只是覺得只要自己在編,就是在給孩子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