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發(fā)展迅速:競爭壓力大 無法保證真品
現在消費者購買東西都不在單純的只是在國內購買了,很多消費者學會了海淘,日淘等購物方式了,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方面的最新的內容吧。
跨境電商紙尿褲:平均毛利3% 無法保證真品
2013年7月開始,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廣州、深圳等16個試點城市先后開展跨境電商出口業(yè)務。如果按照一般貿易進口的稅收政策,可能要繳納30%至50%的稅,但跨境電商試點后,就能降到10%。
以奶粉為例,如果是貿易商正常渠道進口,其關稅約8%,增值稅為17%,綜合稅率在25%左右,而跨境電商平臺僅對消費者收取10%的行郵稅,且行郵稅在50元以下的免征(即訂單單筆消費在500元以內的訂單)。
目前,跨境電商主要采取自貿區(qū)的保稅進口模式或海外直郵模式入境,而各家力推的是和保稅區(qū)合作的模式。由于保稅區(qū)只收取行郵稅,解決了以往的價格痛點。
不過,跨境電商大躍進之時,也面臨不少問題。
盡管跨境電商上都是母嬰、奢侈品這些看上去利潤高的品類,但在目前高度“殺價”的背景下,這仍然是一張沒有利潤的大餅。例如,紙尿褲在電商領域平均毛利只有3%,不少平臺比3%還低。“在日本賣1300日元(折合人民幣68元)的紙尿褲,在國內電商平臺上賣138元到148元,但是毛利卻只有3%,原因是經銷關系層層加價。”蜜芽寶貝CEO劉楠說。
貨源也是個問題。還是以紙尿褲為例,貨到中國電商手里之前,要經過日本貨源、日本出口商、中國進口商、批發(fā)商、中間商、零售商。日本貨源主要有三種,一種是批發(fā)商社,日本很多品牌方不對貿易公司也不對零售商供貨,必須經過批發(fā)商社;第二種是零售門店,很多中國電商賣的貨,都是從日本最大嬰童店阿卡佳掃出來的;第三種是掃貨公司,前兩個渠道貨不夠的時候,只要加價,就會有掃貨公司在市面上幫你把貨物掃過來,這在日本已經成為產業(yè)鏈。
另外,跨境電商也無法保證自己的貨源真的是正品。據劉楠透露,平臺性質的跨境電商主要吸引了中國的進口商、批發(fā)商和中間商入駐,但一個最麻煩的問題是,跨境電商并無法確定入駐的貨源是否為正品,只能確定這批貨來自哪家中國進口商、哪家日本出口商,而一旦售假,勢必對跨境電商造成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