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奶粉行業幾乎零增長 中低端奶粉全年促銷因庫存偏高
2014年出生的寶寶非常的多,這對于奶粉行業來說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可是去年的一年奶制品行業的銷售到底如何呢?下面就來和5068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截至2月底,已有多家國內外奶粉品牌交出了2014年的成績單。有的品牌保持增長,有的品牌則大幅下跌。同時,A尼爾森的2014年奶粉品牌市場份額排名也已出爐。數據顯示,在母嬰店和商超渠道銷售排名前十的品牌中,去年國內奶粉品牌與外資奶粉品牌在數量上首次持平。
一位行業資深人士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2014年奶粉的銷售噸數總的來說是下降的,雖然營業額總體還有42%的增長,但與往年10%-20%的增長率已經不能同日而語,如果除去通脹,基本上是零增長。&ld;去年可以說是三聚氰胺事件后奶粉行業最糟糕的一年&rd;。
根據A尼爾森最新數據,在母嬰店和商超渠道,2014年全年占據國內奶粉市場份額前三名的品牌仍是惠氏、美贊臣、貝因美三家,但受到恒天然烏龍事件影響,往年排名前五的多美滋已經跌出了前十,取而代之的是國內品牌飛鶴。再加上貝因美、伊利、合生元、雅士利,這就使得排名前十的奶粉品牌中,國內奶粉品牌在數量上首次與外資品牌持平。
從市場占有率看,在母嬰店和商超渠道,外資奶粉的市場份額也在下滑。2013年,排名前十的外資品牌所占的市場份額約為46%,但2013年已經下滑到41%左右。與此同時,排名前十的國內品牌所占的市場份額則從2013年的28%上升到30%左右。
上述人士分析,行業零增長一方面是因為二胎利好還沒兌現,另一方面在銷售主力的大城市,母乳喂養的比率上升較快。
奶粉行業零增長,從部分上市公司交出的2014年成績單中也有明顯體現。
根據貝因美日前公布的2014年年度業績快報,其營業總收入為506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724%;而營業利潤104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下滑了8888%。從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來看,期內凈利潤才656777萬元,也是同比大幅下降了9089%。貝因美稱,利潤大幅下降主要系該公司營業收入下降及成本費用率上升所致。
&ld;如今奶粉行業兩極分化十分明顯。&rd;一位奶粉經銷商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年走高端的奶粉品牌賣得越來越好,而中小品牌則越來越不賺錢,業績很糟糕,很多貼牌雜牌死掉了一大片。&ld;如惠氏的超高端品牌啟賦,2014年的市場份額為29%,這個數字在2013年只有18%。而如明一這樣的區域性品牌銷量則跌去了三分之一。&rd;
上述資深行業人士坦言,奶粉企業業績難看與行業產能過剩、庫存過高不無關系。&ld;奶粉企業在沉寂了一年后,去年紛紛擴大產能,市場上的庫存比往年都要高,盡管企業拼命壓貨促銷,但大多數都仍未完成全年銷售目標&rd;。
事實上,貝因美所說的成本費用率上升,也是因為長期大力促銷所致。有分析表示,該公司此前庫存偏高,為了減少庫存在終端市場做了大量促銷,導致市場費用偏高,從而影響了凈利潤,再加上此前貝因美又全線降價,導致經銷商的銷售積極性大減,從而又影響了銷量。
有奶粉商表示,2015年中國奶粉價格還會繼續分化,高端品牌繼續走高端,而更多中小品牌則會繼續斗促銷,最后沒辦法了甚至還會直接把價格降下來。只是中小品牌所占市場份額太小,即使把價格降下來了,對行業的影響也不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