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班玩起“隱身術”規定禁令成擺設
寒假到了,學生們都開始放假了,寒假各種補習班人氣也是非常的火爆,雖然很多地區都嚴格規定額假期禁止開辦補習班,但是面對誘惑,還是有人鋌而走險,補課市場玩起&ld;隱身術&rd;您該怎么辦呢?想看更多兒童資訊內容嗎?請看
寒假的一天,早上7點,15歲的吳儂走出家門,開始了一天的補課。吳儂的父親開車帶著她,從沈陽和平區的家出發,趕到皇姑區的一個小區。父親停好車,吳儂自己一個人下了車,這個初三女生背著書包一個人走進小區,熟門熟路走到一棟單元樓停下,按動門上的對講器,有人給她打開門。這里是吳儂的一位任課老師新買的商品房,平時沒人住。
同學們一個接一個來了,都是自己一人走進小區,走上樓的。他們一共10個人,從今年寒假第一天起,就在這里補課。這10個人,大部分是同一個班的學生,按家長的話講,都是一些&ld;特別優秀&rd;的孩子:要么是學習,要么與老師親近。預計補習20天,每天從早上7點半補習到下午5點半,中間休息一個小時。每一個學生交15萬元補課費。
到下午5點多,家長們又陸續來到小區門前,準備接孩子回家。他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聊天,交流著補課心得。這個小小的非法補習班,就是家長們挑頭辦起來的,找到的都是孩子的任課老師,其中一名教師提供場地和午飯。老師、家長和學生,結成一個利益共同體‐絕對不會有人舉報,即使有舉報,教育稽查人員也沒有權力闖入民宅,所以很難被查處。
雖然外界指責之聲一直不斷,而利用休息日以及假期補課,依然是沈陽的學生和家長普遍認可的方式。學生利用這個時間,查漏補缺,補齊短板。吳儂說過,她所認識的每一個同學都在補課,補課雖然很貴,也很辛苦,但也有很多好處,&ld;平時想破腦子的難點,遇到一名好老師稍微點撥就開竅了&rd;。這也就是,雖然教育部門反復陳說利害,而眾多家長和學生仍不計代價,趨之若鶩的根本原因。
下午5點半,吳儂和她的同學們,三三兩兩地走出小區。天上飄起了雪花,吳儂走向媽媽,很疲倦地笑了。她是幸運的,現在就可以回家了。而她的兩個同學,現在需要跟著家長奔到下一站,在一個新地點開始新一輪補課。
吳儂的母親心疼孩子,她在家里給孩子做了好吃的:烤大蝦。這位40歲的母親在學生時代也補過課,現在有時還會在夢中驚醒,做的都是一些高考(課程)失利的噩夢。她感同身受,超長時間的補課對于女兒可能帶來的傷害,和那些身體和心靈的雙重折磨,&ld;可是我又有什么辦法呢? &rd;
可能是因為今年 &ld;風聲緊&rd;的原因,補課會提前幾天結束。吳儂和母親有些失望,又如釋重負。一家三口已經計劃在開學之前,出門旅游放松一下 。吳儂對旅游很期待,她還期待看電影、唱卡拉K,和同學們一起逛街、吃飯。而她現在沒有一點時間,做這些喜歡之事。這個15歲女孩認為,自己已經看清了前方的道路。她說,自己的日記是這樣寫的:&ld;無論如何,再忍3年。 &rd;
寒假之前,全省教育部門已再次嚴禁在職教師有償補課,而這10個人的小班,即為今年寒假非法補課市場的一個縮影。吳儂身邊的每一個同學都在補課,或者加入小班,或者&ld;一對一&rd;,或者直接去民辦機構補習。維系著補課市場的是強盛的供給和需求。廣大家長對于提高孩子分數的渴望,和一些教師對數倍甚至數十倍于月工資的誘惑。這兩者共同支撐起了,這個屢禁的地下市場。
治非法補課市場,對于遼寧乃至全國都是個老話題。自2009年起,沈陽宣布從嚴治非法補課,到今年是第七年。這七年,教育部門查處之聲不絕,而補課市場一面勢頭不減,一面在&ld;地下&rd;呈現出多個層次上的演化。
隨著記者連日來的走訪發現,目前沈陽補課市場的形態,最顯著的特征是:家長們&ld;眾生皆補,我也補&rd;的心態,和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來的諸多怪象。
其一,補課目的從&ld;笨鳥先飛&rd;變為&ld;快鳥爭飛&rd;。以往,補課多為學生的查漏補缺,或者差生的&ld;追一追&rd;,而現在卻是,學習越好反而動力不減甚至更高。在沈陽市圖書館,一位帶孩子借書的女士,驕傲地告訴記者:孩子今年上初二,在全市一所&ld;數一數二&rd;的中學上學,學習不錯。今年寒假還是要補課,費用&ld;一個月1萬元錢都打不住&rd;。
其二,補課市場上的盲目虛高及欺詐行為頻發。在沈陽市鐵西區云峰街一家補習班里,一位家長告訴記者,他今年寒假花了每小時1200元的價格,找到一位名校在職教師給孩子補物,可是效果不佳。另一方面,于個市場的不透明,補課市場上常有欺詐行為,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各個合法補課班散發的 &ld;名校教師&rd;小廣告,一律打著&ld;某某老師名校任職&rd;的旗號,而實際往往并非如此。
其三,補課形式愈發隱蔽,人數從大班到小班,地點從租房到民宅,全面退到私人領域,查處難度極大。在沈陽市和平區一所中學門前,一位家長告訴記者,以往放假班拉出去補課,現在也改成小班上課了。
其四,隨著教育部門不斷加大管制力度,非法補課市場價格一路攀升,補課價格從五年前的每小時200元左右,上漲到每小時800元、1000元甚至更高。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其漲幅也令人瞠目。
補課,補也鬧心,不補更鬧心。這是學生和家長乃至老師的一個非常矛盾的心。
&ld;補課,這是一個非常矛盾的問題。&rd;沈陽一位重點中學副校長認為,從教育本質出發,中學在節假日不應該補課,老師和學生應該有適當的休息調劑時間。但是,&ld;時間是最稀缺的資源&rd;,把握有限的時間進行復習,&ld;補課對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是很明顯的&rd;。
雖有好處,但補課市場的虛火實在過旺,急需降溫。多位接受采訪的在職老師表示,時下,很多家長過于依賴補課提高孩子的成績,并以此來&ld;押寶&rd;。這種做法很容易使孩子在課堂上不認真學習,而指望回家&ld;補課吃小灶&rd;。其實,是否能夠領會學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孩子成績好壞的關鍵,因此應培養孩子在課堂&ld;學扎實&rd;。 &ld;補課&rd;只應是孩子某一科成績十分差時的輔助方法,不能成為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的唯一途徑。
另一方面,補課市場不全是 &ld;虛火&rd;,不能硬撲。遼寧省實驗學校校長孟憲彬說過,造成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成因極其復雜,既有教育內部因素,又有教育外部因素,尤其是在當下外部因素在深深地影響著教育內部的運行,主要表現在:學生走出校門后的就業壓力反映到校內引起學生學習的競爭,社會用人單位重學歷、輕能力的傾向日漸嚴重,陳舊的傳統人才觀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這種錯誤的觀念不斷增加學校、教師的壓力,社會對學校、對教育缺乏科學的評價標準等等。
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思寧認為,以考試定成敗,以考試論英雄,這種教育評價標準已經飽受詬病,更挫傷了不少激情學子。如何讓學生從繁重的高考學業中解放出來,這才是教改的初衷。全面禁止補課,實現公平教育,這是給學生減壓最具體又實惠的方式之一。但是,僅靠學校禁止補課還不能達到目標。如果學生還是日要為考試、排名、升學擔心的話,最后仍會形成&ld;墻內不補,墻外補&rd;,學生依然被圍困在書本堆積的圍墻內。
那么,能否像淡化GDP那樣淡化升學率呢?經濟發展淡化速度情節,才會更加注重發展質量。同樣的道,人才培養淡化考分,才能夠真正注重人的全面素質的培養。現行高考以省為單位進行競爭,推行素質教育,必須全省上下一盤棋,才有可能真正讓補課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