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成長發育中也需要健脾養胃
孩子的飲食一直是家長們所重視的問題,什么樣的飲食比較適合自己的孩子呢?其實,小孩子在成長發育過程中與需要養脾胃。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心情也可以給孩子起到養脾健胃的效果。
廣東省中醫院芳村消化科主任,廣東省中醫院&ld;補土派&rd;學術流派研究團隊負責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從事中醫、中西醫結合診治消化病臨床工作。
小兒的身體與成人不同,明代著名兒科醫家萬全認為小兒&ld;肝常有余,脾常不足&rd;。這種生特點既決定了小兒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的一些情況,也為我們調小兒的脾胃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首先,小兒肝常有余,所以生機旺盛,食欲頗佳。有時候發燒發到40度,都不會影響食欲。但這樣旺盛的食欲不加控制,就很容易產生飲食停滯,所以,食滯是歷代兒科著作中反復提到的問題。
小兒飲食停滯,不僅會影響消化,產生疳積等問題,而且會影響睡眠,嚴重的還會出現因為夜間食物反流造成咳嗽等情況。因此,早在明代萬密齋就提出&ld;若要小兒安,三分饑與寒&rd;的觀點,父母應該了解孩子的常規食量,注意葷素搭配,幫小孩建立起良好的飲食習慣,這樣才有利于兒童脾胃的健康。
其次,小兒脾常不足,所以小孩都喜歡吃甜的東西,因為&ld;甘能補脾&rd;,這是一種自我的保護措施,所以不用刻意去阻止這種行為。但過食甘甜之品,容易助濕,產生痰濕,造成肥胖,中醫有&ld;肥人多痰&rd;的認識。
從脾胃健運的角度來說,除了補以外,還需要&ld;運&rd;。脾胃的健運需要肝氣的調達和氣機的調暢,因此,要注意兒童心情的調控。鼓勵兒童外向,與他人交流,增加體育鍛煉,適當的體育鍛煉有助于肝氣的舒發和脾氣的升清,也能幫助小孩對食物的消化。不要天宅在家里,玩游戲或者寫作業,這樣不利于脾胃的運化。
第三,小兒是純陽之體,生長恢復能力都很強。因此,不建議過多進行食補和藥補,除先天稟賦不足,身體虛弱外,一般只要正常飲食,增加活動,身體虛弱的狀態自然可以緩解。尤其是不要看到小兒體重較輕,就妄加溫補,小兒的生長發育時間每個人都不一樣,只要身高和體重在正常的范圍內,都不用太過擔心。
顧護陽氣是兒童生長的關鍵,尤其是要顧護脾胃的陽氣。因為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是兒童成長的關鍵臟腑。所以,平時不要老是待在空調房中,不要經常吃雪糕、冷飲等食物。小孩容易上火,喜歡吃這些東西,但吃多了就會損害脾胃的陽氣,造成生長遲緩、營養不良,成年之后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