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鼓勵和支持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幫助,孩子們很小,來到一個陌生的世界,他們害怕,恐懼,不知所措。這時就需要家長和老師的介入,幫助孩子克服恐懼,戰勝困難,相信許多家長朋友還不太了解,下面就5068小編帶大家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我常聽到父母們描述那些膽小的孩子,&ld;那是我們很要好的一個朋友,不過就是第一次見面&rd;,&ld;那是一個很不錯的幼兒園,寬敞明亮,設施也很齊備&rd;,&ld;那個搶玩具的孩子比他還小,個子又矮,一把就能推開&rd;,孩子怎么會怕成那個樣子,有的還直接下了結論,&ld;這個孩子膽子小,出不得色(不大方的意思)&rd;。
但是別忘了,這一切的一切只是因為你已經經歷過,你很熟悉,而孩子才剛剛開始。在他的世界里,那個幼兒園就是一個和家里不一樣的陌生的地方,那就是個面容猙獰的怪叔叔,那個小人搶我的東西,我就是害怕這種霸道的生物,怎么辦?
每個孩子都是在迷霧中行走的人,恐懼無處不在。
對孩子來說,迷霧最濃的地方,就是醫院。在那里,總是在上演最荒誕的舞臺劇。這個舞臺的規則是,勇敢寶寶有糖吃,哭鬧寶寶被嫌棄,父母們總是扮演著恩威并重的導演角色,乖,一點不疼的,打完針就去買玩具,醫生和護士都是大反派,口罩蒙臉,不帶表情,滿桌刑具,手起刀落。心情好,會附和導演幾句,夸一夸真是個乖寶寶,心情不佳,就只說四句臺詞&ld;下一個,衣服撩開,抱穩哈,不要動&rd;。
這出戲里,每個小演員都注定命運悲慘,不管導演說好的酬金有多高,反派下手有多輕,始終都會挨上痛痛的一針,所以每次都哭鬧收場,所以,醫院的氣味、白大褂,都成了讓小演員恐懼的符號。
我一直不解,為什么要騙孩子說打針不痛,明明就是很痛,有時候連成人都無法承受,所以,我帶女兒去打預防針的時候,都會提前給她打打心上的預防針,我帶著她參觀了做兒保的每個診室,告訴她個兒保的過程是怎樣的,這些醫生和護士都在干什么,打針時會痛的,但是只痛一下,很快針就取出來了,女兒一開始似懂非懂,但后來,慢慢就有了認知,當她明白了這個道,還是會哭,但我知道,那只是因為痛才哭,哭聲里絕不包含你們都在騙我的委屈,現在女兒打針的時候已經可以達到主動把褲子扒下來,把小屁屁展示給護士的程度了,也許和我們倆平時互相玩打針游戲也有關系。
很小的時候,我很害怕坐碰碰車,爸媽帶著我坐進去,以為我會感覺很新奇,但猛烈的撞擊反而讓我大哭不止,一直到念中學以后,我才敢獨自坐上一輛碰碰車,感受互相撞擊的樂趣。
從那時起,我才發現,只有我們真正有能力駕馭一件事物的時候,才能克服對它的恐懼,包括騎車、游泳、考試,或者面對一個強勢的人。
給孩子們一點時間吧,不要那么著急地下結論,讓孩子慢慢去探索,就像昆蟲一樣,用觸角到處碰一碰,找到屬于自己的那條路。只有當孩子自己真正敢于面對恐懼的時候,才能找到克服恐懼的辦法。
而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慢慢認知這個世界,在成人的講述和示范中,這個陌生世界的輪廓才變得越來越清晰,迷霧中行走的孩子才能看得清楚,走得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