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大多數藥是苦的
時間:
書之意2
為什么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個健康的身體,可是生點小病吃點要再正常不過了。人們常說,良藥苦口利于病。許多藥物,尤其是有不少中藥都很苦。這是為什么呢?甜的不是更有味一點,更加受歡迎一點嗎?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中藥主要取材于動植物,里面含有多種化學物質。科學家通過分析,發現大多數中藥藥材中都含有一類叫生物堿的化學物質。生物堿是存在于自然界(主要為植物)中的一類含氮的堿性有機化合物。它們大多數有復雜的環狀結構,氮元素多包含在環內,有顯著的生物活性。多數生物堿都具有苦味,少數呈辛辣味或其他味道。由于一服中藥往往由很多種藥材組成,只要其中有一種藥材含有生物堿,熬出的藥汁就是苦的。
提到苦,大家自然都會想到以苦聞名的黃連,而黃連苦的根源就是它所具有的生物堿—黃連素生物堿。其實,在中草藥中最苦的并非黃連,而是一種叫苦參的植物,因為在苦參的根和花中含有多種生物堿成分。
但是,中藥也并不都是苦的,例如甘草。甘草中含有一種叫甘草酸的成分,它的甜度為蔗糖的80~300倍。
西藥和中藥不一樣,一般西藥中的有效成分比較確定。如果其中的有效成分中包含的化學物質味苦,這種藥就是苦的,甚至比中藥更苦。為了改善口味,制藥時往往會使用膠囊或糖衣等遮藥物,將苦味掩蓋起來,便于吞服。
現在,中藥的生產已部分采用西藥的生產方式,在保證藥效的前提下,制成片劑、水劑,也加上糖衣、膠囊,或加入甘草等,盡可能將苦口良藥變為爽口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