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少年不識愁滋味”
每個人都是在這個復雜的社會一步步成長改變的,人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才能不斷地完善自己。每個人都有青春期,在這個時間段你們真是無憂無慮的嗎?為什么人們說少年不識愁滋味呢?其中的原因是什么,相信許多朋友們都不太了解,下面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南宋詞人辛棄疾曰:&ld;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rd;在大多數人眼中,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當中最無憂無慮的一段時光,沒有什么可愁的。事實真的如此嗎?
其實,人在一生中的每個階段,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煩心事。成年人有成年人的煩惱,孩子有孩子的煩惱??荚嚊]考好,爸爸媽媽吵架了,被老師批評了,與同學鬧矛盾了……遇上這些事,少年們怎能不愁呢?之所以說&ld;少年不識愁滋味&rd;,是因為在13歲以前的孩子,的確不是很容易受壞心情的影響。然而,進入青春期后,隨著生和心的逐漸成熟,青少年越來越容易受到各種生活事件的影響而情緒低落。有時候,沮喪的心情甚至會導致心問題,從而給學習和生活帶來巨大的困擾。
這里有個有趣的性別差異:青春期后,女孩比男孩更容易悲傷沮喪。有人認為,這與女孩的青春期生發育有關。也有人認為,這與男孩、女孩面對生活中的問題和壓力時,所采取不同的應對方式有關:遇到矛盾和問題時,男孩更傾向于采用否認和逃避的方式,而女孩則往往在心中反復思忖,不得排解。
&ld;少年不識愁滋味&rd;的另一個原因是,兒童、青少年在心情不佳時的表現與成人有所不同。成年人在心情不好時常悲傷落淚,感到對生活絕望和無助、自責,甚至有自殺的想法。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在心境不良時常無這些表現,只是告訴家長身體不舒服,如食欲不振、失眠等。如果家長先入為主地認為孩子不會悲傷憂愁,那么很有可能會錯過孩子發出的信號,而不能及時地幫助他走出情緒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