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換牙期最容易出現的四大問題及解決對策
牙齒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存在,有了牙齒之后,不僅要注意它長的美觀,還希望它足夠健康,讓大家能夠擁有一個好牙口。那么,說到這牙齒,大家避免不了的會遇到換牙期,大多數小朋友對此都會有一定的恐懼心理,不過也別擔心,認真了解一下換牙期都會出現哪些問題,及時做好應對措施,并可沒有后顧之憂啦。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口腔科牙周病專科副主任 劉墨
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映平 通訊員 王海芳
人的一生,共有兩副牙齒,即乳牙和恒牙,兩者的替換一般從6歲開始。此時,乳前牙開始脫落,同時第一恒磨牙(六齡牙)萌出。之后,上下頜的乳牙逐漸為相應的恒牙所替換,一直到十二三歲左右,乳牙全部被恒牙代替。這段時間稱之為換牙期。在這長達六七年的“新舊牙”替換期,應該如何做好牙齒的保健工作?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口腔科牙周病專科副主任劉墨為你支招。
●兒童換牙期容易出現四大問題及對策
劉墨副主任介紹兒童替牙期常出現的四大問題及家長該如何應對。
第一種:新牙長出,舊牙不掉。
乳牙滯留或早失是替牙期最常見的問題。換牙有一定的規律,簡單來講就是“一定時間,一定順序,左右對稱,先下后上”。但不少時候,恒牙已經萌出,而所替代的乳牙尚未脫落,這種情況稱為乳牙滯留。最常見的是下前恒牙在乳牙內側長出,上前恒牙在乳牙的外側長出。
對策:此時應盡早帶孩子去醫院拔除滯留的乳牙,騰出位置,以利于恒牙位置的調整。若乳牙在應脫落之前就脫落了,稱為乳牙早失,常常會造成兩側鄰牙向缺牙空隙傾斜移位,導致缺牙間隙變小,恒牙錯位萌出。此時應佩戴間隙保持器,防止兩側牙齒傾斜,維持缺牙間隙,直至恒牙萌出。
第二種:恒牙萌出困難
即民間所稱的乳牙早早就掉了,可是大牙遲遲長不出的情況。劉墨副主任表明, 乳牙過早脫落會導致牙齦肥厚堅韌,妨礙恒牙萌出。
對策:可及時到醫院口腔科請醫生施行恒牙助萌術,切除部分堅韌牙齦,幫助恒牙萌出。
第三種:爛牙(齲齒)
劉墨副主任表示, 在替牙期,恒牙剛剛萌出,特別是恒磨牙,體積大、咬合面窩溝多,容易滯留食物殘渣,加之多數兒童不愛刷牙或刷牙不正確,喜歡吃糖果糕點,容易發生牙齒齲壞。
對策:一旦發現有爛牙,應及早到醫院治療。小學學齡兒童做窩溝封閉,可有效預防恒牙的齲壞。
第四種:牙齒錯位咬合
很多家長會發現,寶寶剛剛長出的恒牙歪歪扭扭,很難看,劉墨副主任說,這在醫學上叫“丑小鴨期”,指這個階段寶寶口腔里牙齒比較亂,有些乳牙掉了,恒牙還沒長出來,而長出來的恒牙也是排列不齊,不美觀。
對策:一方面,家長要注意糾正孩子咬唇咬舌,口呼吸等不良習慣,因為這些均會導致爛牙,牙列不齊等問題的出現。另一方面,家長們也不必太著急,隨著恒牙位置的慢慢調整,牙齒排列會逐漸變整齊,12歲左右丑小鴨就會變成白天鵝。如果12歲左右牙齒仍很不整齊,這個時候牙齒的位置已經基本穩定,可以去醫院口腔科或正畸科做矯牙治療。
知多D
替牙期四大注意事項
1)注意保持口腔衛生。 堅持每天早晚刷牙,并教會寶寶正確的刷牙方法及正確使用牙線的方法。
2)多吃纖維豐富的食物。纖維豐富的食物有利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促進頜骨發育,避免出現牙列擁擠。
3)及早發現和糾正不良習慣。如吮指、吐舌、舔牙、咬鉛筆、偏側咀嚼、咬嘴唇等等。
4)定期口腔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