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喜歡玩具怎么辦 孩子們為什么不喜歡玩具(2)
家長都希望家里的玩具能為孩子所喜歡,也希望孩子能積極擺弄這些玩具。針對上述的具體情況,家長可以這樣做:
如果可能,家長不妨帶著孩子一起挑選玩具。只要平時教育得當,完全不用擔心會出現&ld;孩子會得寸進尺,繞在玩具柜前哭鬧、打滾&rd;的情況。于購買時考慮了孩子的愛好和興趣,孩子有機會選擇玩具,他自然會更喜歡這些玩具。
如何判斷一個玩具好與不好,那就要看孩子拿到它后能否維持較長時間的探究興趣。例如,一套普通的積木遠遠不如一輛遙控汽車值錢,但它卻可以讓孩子動手擺弄、建構。在操作的過程中,孩子的空間想象力、動手能力等得到了發展。而面對一輛遙控汽車,孩子能做的就是按按鈕,看汽車跑。所以,玩具的價值與其貨幣價值并不成正比,家長不能盲目地認為&ld;越貴的玩具對孩子的發展越有利&rd;。
市場上有些玩具制作得極為逼真,試想一下,孩子拿到這樣的玩具后會用來做什么呢?例如,一個彎彎的、金黃色的&ld;香蕉&rd;,孩子多會把它作為香蕉假裝買賣等等。而面對一個面巾紙盒,孩子則可能把它作為娃娃的枕頭、自己的&ld;寶物箱&rd;、裝糖用的盒子等等。而且,孩子在琢磨紙盒究竟可以替代什么的時候,他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發展。所以,家長可以為孩子選擇一些半結構性或無結構性的材料和玩具,這類玩具沒有限定和固定的玩法,孩子可以自己探索和開發多種玩法。正因為它可按孩子的意愿百般變化,所以這樣的玩具對于孩子來說更是寶貝。
玩具最大的價值在于它的娛樂性,在于它帶給孩子精神上的娛樂。很多研究發現,所謂的&ld;智能玩具&rd;并不是如宣傳的那樣具有神奇的功效。如果家長一味固執地認為&ld;凡是孩子玩的和用的都應該起到教育的作用&rd;,在玩玩具時也總是按&ld;益智&rd;說明書上的要求去做,那孩子完全沒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動手和探索的機會。可以想象,孩子不會有很大的興趣去探索這個玩具。所以,家長不要盲目相信益智類玩具的功效。
家長要注意挖掘各種玩具的新的玩法,讓舊玩具煥發新的吸引力。例如,孩子對娃娃不感興趣了,家長可以把它暫時放置起來,過一段時間再拿出來;或者自己參與到游戲中,用孩子未玩過的玩法玩這個玩具;或者為孩子提供一些輔助材料,如娃娃的小床、鏡子等,引導孩子以一種新的方式再玩這個玩具。當然,玩具功能的挖掘應以孩子的興趣為前提,孩子是玩玩具的主角,家長切不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玩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家長對孩子的愛和關心,但玩具永遠代替不了爸爸媽媽本人。家長應該盡可能騰出點兒時間陪陪孩子,或和孩子一起玩玩具。另外,玩具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同伴,但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同伴。所以,家長應該盡量多地為孩子提供與同伴接觸的機會和場所,千萬不可利用各種玩物把孩子禁錮在家中。否則,孩子肯定是不快樂的。
家長親自動手給孩子制作的玩具包含和承載了對孩子深切的愛。如果可能,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來制作玩具。在利用身邊廢舊材料制作玩具的過程中,不僅節約了金錢、保護了環境,還讓孩子體驗了勞動的樂趣和艱辛,增強了孩子創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氣,相信孩子更愛惜這些玩具。
玩具是孩子的愛物,是童年生活少不了的物品。家長應該多關注一下孩子的玩具和玩具世界,正確看待玩具的價值和作用。那樣,為孩子購買的玩具才能更好地促進孩子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