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不是學知識 而是在玩游戲
早教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多人不清楚,早教和幼兒園不一樣,早教并不是單純的學習知識,早教是讓孩子多了解社會,將來更好的融入社會,而不是開始學習知識,相信許多朋友還不太了解,下面就5068小編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情況吧。
現在隨便走進一家綜合商場,各種規模的兒童早教機構,讓人眼花繚亂。有國際品牌,也有本土品牌,收費更是從幾百上千甚至到幾萬不等。早教到底有什么用,真的能讓孩子變聰明?你的孩子需要早教么?該如何挑選早教機構?本期嬰童家園,就帶著各位家長們走近早教中心,一探究竟。
幼兒園將幼兒作為教育的主要對象;而早教機構的教育對象除了孩子,還有家長,而且首要的是家長。早教機構強調親子互動,使家長通過與孩子共同游戲掌握親子教育的方法與技能,成為合格的家庭教育者。幼兒園老師更需要關注的是幼兒身體、心、行為各方面的表現,例如身體會不會不舒服、動作是否協調、有沒有不良習慣等問題。國外研究表明大腦在人出生后的幾個月或幾年的時間內會隨著人的經歷和外界刺激,繼續發育。早教機構比較普遍的教學念是立足于寶寶一生發展的教育,也就是在0~3歲大腦發展的敏感期。可見,早教中心所起到的作用是在孩子未有形成一定的思維模式和環境的影響下,對其進行模式鈣化教育。而幼兒園則是對鈣化教育所出的結果進行一定的糾正還有繼續深入的學習。
早教機構是一種特殊的、專業化程度很高的新型教育模式,通過父母與寶寶在老師指導下一起游戲的方式,引導父母學會在游戲中觀察兒童、了解兒童,進而掌握一套科學的游戲方式,并通過這些游戲方法對兒童的發展進行干預。它更強調父母與孩子在情感溝通的基礎上實現雙方互動,這不但能促進嬰幼兒從小形成健康的人格,也能促使父母自身素質得到不斷提高和完善。
有家長向兒童心專家請教:現在早教的論和機構很多,讓家長眼花繚亂,有什么建議嗎?專家建議說&ld;每種早教論都是可行的,關鍵是父母需要根據孩子的特性去選擇。有時候是可以試用三個月,看看孩子的發展再決定是否長久的跟下去。相對來說,有些教育流派比較過時了,現在的孩子已經不是五十年前的孩子,父母需要多思考。&rd;有人會說,為什么以前國內沒有早教小孩也照樣成長得很好,因為以前一個家庭會生好幾個孩子,他們從小就是在與其他個體相處中長大的,自然與現在獨生子女的生活環境不一樣,可以這么說,之前的那種多子女家庭本身就有一種早教氛圍了。
面對種類繁多的早教機構,媽媽們常常不知道怎么選擇,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評估參考。教育念:了解早教機構的教育念是否尊重孩子個性的發展,是否有扎實的論功底和長期的教育實踐經驗。環境舒適:要實地考察。看看環境,是否把寶寶的安全考慮得比較周到,玩具、教具品種的數量、質量,也能表現出早教機構的專業性。師資力量:于給父母和孩子上課的是老師,所以師資水平很重要。專業的事情應該專業的人員來做,所以每個早教機構應該聘請了專家顧問,參與中心教師的培訓和教學的指導工作。課程設計:不要覺得早教就只是老師帶著孩子們在玩,其實這些游戲課程的設計都是有講究的,是在循行漸進中幫助孩子進行性格的塑造和能力的培養。
正因為早教是一個系統、專業的機構,所以收費自然也不會很低。但并非越貴越好,只要適合自己孩子的就是最好的。精明媽媽們還可以多關注各家早教機構是否有優惠活動,在優惠期間報名,可以省下不少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