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到底是教育什么 有哪些注意事項
幼兒教育主要指的是對3~6歲年齡階段的幼兒所實施的教育。幼兒教育會給未來更高級的教育打下基礎,所以良好的幼兒教育對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
什么是幼兒教育
幼兒教育牽涉到人的年齡階段的劃分和教育對象的階段劃分問題。人一生按年齡可分為若干階段,如嬰兒期(0~3歲)、幼兒期(3~6歲)、兒童期(6~11、12歲)、少年期(11、12~14、15歲)、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等,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年齡特征、不同的需要。因此,要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人,教育必須分階段進行。
幼兒教育主要指的是對3~6歲年齡階段的幼兒所實施的教育,幼兒教育是學前教育或說早期教育的后半階段,前面與o~3歲的嬰兒教育銜接,后面與初等教育銜接,是一個人教育與發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階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個人發展的奠基時期,許多重要能力、個性品質在這個時期形成基本特點;“特殊”指的是這個階段是兒童身心發展從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轉而可以開始按社會需求來學習并獲得發展的過渡時期。寶寶大約在出生1年后,才會開始有意義的口語溝通。在此之前,寶寶倚賴非語言的溝通方式來表達他的情感與想法的。除了以哭做為直接的溝通之外,身體語言如臉部的表情、手臂與腳的擺動都是。在此期間,你越了解他們的身體語言,就越能拉近你與寶寶之間的情感聯結,也越能鼓勵他使用非語言的方式作為有效的溝通。
幼兒教育注意事項
1.幼兒階段最重要的不是學知識
幼兒階段最重要的不是學知識,而是讓孩子形成終生受益的品質、態度、情感、能力,這非常重要。當然也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識技能,但這并不是幼兒階段最主要的任務。
2.最適合培養幼兒的方式是“游戲”
說教的方法不適宜培養孩子,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方法是“游戲”。孩子可以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學會與人商量。
3.將社會上的熱點問題引入課堂
可以適時將社會上的熱點問題引入課程。孩子回到家還會向家長宣傳,如果看到家長亂扔垃圾,就會告訴他們這是不對的,垃圾要分類。連很多家長都說,垃圾分類的游戲讓他們很受益,以前他們都不懂得垃圾還要分類,以及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以及哪些是有害垃圾。
還有“關愛他人”的教育,組織孩子們到敬老院、開智學校慰問、表演木偶戲,使孩子從小懂得同情和關懷弱者。
4.關注孩子的發展潛力
幼兒教育作為基礎教育,應關注孩子的可持續發展。什么樣的孩子才有發展潛力?熱情大方,會關心同伴,這樣的孩子人緣更好,以后也會有更多鍛煉的機會;同時,這樣的孩子求知欲強,思維很活躍,學習(行為)習慣比較好。幼兒教育就是在潛移默化中造就孩子健全美好的心靈,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幼兒教育就是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生活、行為、衛生習慣。孩子的潛力非常大,小班的孩子經常玩交通安全的游戲,已經懂得走人行道要靠右走,過馬路要走斑馬線等交通規則。
5.要孩子做到家長首先要做到
孩子的教育不能光靠學校,家庭、社會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更大。而且,由于孩子喜歡模仿大人,但是又不懂得選擇,就把在家庭和社會中看到、聽到的一切現象都模仿和表現在游戲中了,比如有的孩子會模仿大人醉酒的樣子。
家長無論是說話,還是行動,實際上就已經在教孩子怎么做了。家長經常跟孩子說,對人要有禮貌,不能亂發脾氣。可是家長自己說話的時候,經常大呼小叫的。孩子怎么能不受影響呢?要孩子做到,家長首先要做到。有些家長說,我們要是早知道這些就好了,可以讓孩子早點養成好習慣。
6.錯過幼兒期再糾正就難了
有人說,小孩子還不懂事,以后長大了再慢慢教。不要小看孩子,他們已經懂得很多事情了。在孩子幼小的時候,教他更容易接受。如果錯過了幼兒期的教育,以后再糾正就難了。
7.很多家長喜歡替孩子包辦
家長們常常是口頭上說很重視子女教育,但具體到小事上,就做不到。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所以盡量地滿足孩子的需求。過于嬌慣孩子,孩子就不懂得謙讓。
幼兒教育要從實實在在的小事做起,才會見實效。還有很多家長喜歡替孩子包辦。比如幼兒園請家長一起觀看孩子比賽系鞋帶,可有些家長卻一面對孩子說“這很容易”,一面就替孩子把鞋帶給系起來了。家長應該多放手,讓孩子得到鍛煉,不能讓他事事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