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謹記 讓寶寶好好吃飯的8大原則
&bsp; 寶寶們要想健康茁壯的成長,首先就一定要注意飲食,千萬不能養成挑食的壞毛病。因為孩子們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重要階段,一旦飲食跟不上就會導致寶寶出現營養不良,發育不全等問題。但是爸爸媽媽們疑惑了,寶寶就是愛挑食,做家長的也不知道怎么?那么,大家不妨先來閱讀下面這篇文章,或許對你有所幫助哦。
受訪專家/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消化內科教授 賈林
文/羊城晚報記者 張華 通訊員 魏星
舌頭是有記憶功能的,小時候愛吃什么,不愛吃什么,都一一記著。等到長大了,無論身在何處,依舊還是好那一口,不愛那一口。飲食習慣也是如此。因此,最好在孩子6歲之前就幫他們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消化內科教授賈林說,如果在兒童時期就養成了健康的飲食方式及生活習慣,他們以后患上各種慢性病的幾率會下降。
約六成兒童挑食
賈林介紹,2015年北京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統計了我國9個城市及農村地區的793位7-12歲的健康兒童。數據顯示,挑食兒童的比率高達593%,而不挑食的兒童不僅體格發展較好,智力也比挑食兒童明顯增高。調查還顯示,不吃早餐、經常吃快餐、飲用含糖飲料等不健康行為等是影響兒童肥胖和多種慢性病發生的重要因素。我國城市兒童少年經常吃(每月吃3-4次)快餐患肥胖的比例,比吃快餐頻率低(每月吃1-2次)者高17%;經常喝含糖飲料的兒童,患肥胖的危險性是不經常喝含糖飲料者的15倍。
值得注意的是,肥胖兒童在成年后更容易患高血壓、糖尿病、關節炎和心臟病。
賈林說,寶寶&ld;不好好吃&rd;越來越常見。飲食行為問題主要有吃得慢(進餐時間>25分鐘)、吃得少、偏愛某些食品、拒絕某些食品、進餐時老分心、不愿意嘗試新食物、進餐地點不固定等。
好好吃飯8大原則
兒童期的飲食行為尚未定型,所以,父母應該給孩子提供各種各樣的食物,讓孩子從小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當然,兒童接受一樣新的健康食品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父母也應有足夠的耐心。對于有吃飯壞習慣的孩子,上海交通大學的金明星教授提出了以下8項原則來矯正,值得父母們借鑒:
?。?)讓兒童體驗饑餓感和獲得飽感,最好不要在兩餐之間以高能量零食(比如巧克力)和飲料(朱古力飲料等)補償餐中攝取不足,每兩餐間隔3小時左右;
?。?)進餐時間限于30 分鐘內;
?。?)對新食物多次嘗試,有時需要15次或更多;
?。?)將兒童不喜歡的食物混合在喜好食物中,逐漸調兩者比例;
(5)營造快樂進食的氛圍,取消令進食分心的活動,比如看電視、講故事、玩玩具等;
(7)鼓勵玩以食物為主的游戲,比如過家家,用趣味性名稱稱呼食品、激發對食物的興趣;
?。?)家長自己也要保持良好的進餐行為,不挑食不偏食,按時吃飯,為兒童樹立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