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棄女嬰柯欣開始上幼兒園
幼兒園小編小時候由于家里條件不是很好,沒有上過幼兒園,所以心中一直留有遺憾,現(xiàn)在生活水平好了,孩子上幼兒園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遺棄女嬰柯欣上幼兒園了這篇內(nèi)容吧。
10月29日傍晚時分,夕陽西下。接到記者要過去的電話,張美蓮有些欣喜,電話那頭一直在“呵呵”地笑……
張美蓮還是住在機場附近一村子的一簡易樓的二樓上。一樓,朝西開著的玻璃窗上打進暖暖的光,打到零七零八的小貨架上。張美蓮開心地迎記者進門,她比原來胖了,黑了。盡管好久沒見到記者,她還是對記者很親切,“我開了一家小賣店,剛開了一個禮拜,才進了2000多塊錢的貨,不太全。這幾天才賣了幾包方便面。”
雖然,剛開張生意不那么如意,可是從她那喜氣洋洋的臉上看得出,日子過得不錯,似乎還滿懷信心。孩子的病加上男友的拋棄曾經(jīng)一度讓張美蓮如臨生死,而后,她決定自食其力。的確,今年一開春,手術(shù)后的小柯欣比較穩(wěn)定,身體開始健康起來。張美蓮自己找到一份工地上做飯的工作,一個月2400塊,管吃住,又能帶著孩子。半年下來,她攢了一些錢。
工地上停工后,她匆匆地回來,先是給小柯欣聯(lián)系了一家幼兒園,一次交了2000多塊。接著,她便開了這家小賣店。雖然,現(xiàn)在手里沒剩下幾個錢,可是對于張美蓮來說,孩子健康到這種程度,生活就有了希望。言語之間,張美蓮的臉上浮現(xiàn)出原本的純真,也透著樂觀。
2013年,剛見張美蓮時,她整日為病危中的小柯欣淚水漣漣,又被男友拋棄,正孤立無援。經(jīng)過記者的系列報道后,張美蓮的故事打動了無數(shù)愛心人士,他們多次捐款。其間,記者又多次聯(lián)系有關(guān)部門尋求幫助,最終,中華兒童慈善基金會聯(lián)系了北京的一家兒童醫(yī)院,同意為小柯欣手術(shù),所有的費用都由慈善會出,張美蓮先后帶著小柯欣在北京住院半個多月,最終手術(shù)成功。如今,孩子的專用賬戶里還存著全國各地愛心人士匯來的愛心款,這些余款以備小柯欣復查時用。
張美蓮說,至今,她有時候一覺醒來,還都不相信孩子的病好了。她仍然有著晚上睡不踏實的習慣,有時半夜醒來,看見仰著睡著的小柯欣,趕緊把她翻起來。有一次,小柯欣大半夜被她揪醒,她還沒反應過來,孩子已經(jīng)通過手術(shù)好了,呼吸道里那個已經(jīng)堵塞了整個縱膈腫瘤已經(jīng)被徹底清除,孩子再也不用趴著睡了。
和記者的聊天,被樓上孩子的吵鬧聲打斷,張美蓮想起來拉著記者上樓。
小小的屋子里,爐火正暖。小柯欣的個子長高了,黑黑的,和鄰居家的弟弟趴在床上玩兒。認出記者后,耍了個鬼臉。
面對今后,張美蓮很平靜,還是笑,“有你們的幫助,她的病好了,她好我就好了。不論咋樣,我?guī)е寄芎煤没?!以后,一步一步走著看?rdquo;說完這話,這個已經(jīng)46歲的女人竟然羞澀地笑了。
2010年6月14日晚,在包頭九原一個自行車修理攤旁邊兒,張美蓮看到一個女嬰。當時,孩子的臍帶還沒斷,或許是因為又冷又餓,哭聲漸弱。張美蓮心生憐惜,抱起孩子回了家。孩子已經(jīng)沒有力氣吸奶嘴,張美蓮用筷子蘸著奶汁兒一滴一滴往她嘴里送,守護三天三夜后,孩子緩過神兒來了。張美蓮給孩子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小柯欣。時光荏苒,那個當年的棄嬰開始了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