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做事效率的方法有哪些
時間:
kina2
小學教育
孩子們在一天天的長大,但是家長們慢慢的會發現孩子變得很懶散,也很愛拖拉,比如,對于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他們都得看完動畫片、吃完零食、休息好了,才開始想起來去寫作業。對于這種現象,家長們紛紛表示很擔心,生怕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影響到學習。其實,只要家長們細心地去觀察、了解孩子,這些問題都是很好化解的,今天就讓小編教大家幾個有效的小方法吧。
方法一:故事引導法
小孩子往往對故事書很著迷,不如找一些有關名人守時的兒童讀物,讓他自己看,或者親自給他講一講;有時也可以講一些因為不遵守時間而造成重大損失的故事。生動的故事能讓孩子從中受到教育。
方法二:配合&ld;生物鐘&rd;法
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規律,也就是&ld;生物鐘&rd;。不妨和孩子商量著一起制定適合他&ld;生物鐘&rd;的作息時間。比如早晨6點到8點,頭腦清醒,體力充沛,是學習的黃金時間;晚上6點到10點,不利于記憶,可安排完成復雜計算的作業。一旦定下來就嚴格執行。
方法三:獎勵促進法
指和孩子約定,如果他在規定時間內按要求完成作業,就獎勵他看動畫片。這是運用學習動機中的強化論,激發孩子養成按時作業的時間觀念,恰當的獎勵可以強化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
方法四:簽訂&ld;合同&rd;法
簽合同也是一種好辦法,合同自我訓練項目和每日意志力訓練表兩個部分組成。父母的職責是監督,如果自我訓練項目做得比較好,就打一個鉤,如果做得不好,就按合同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