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時代”來襲 中小學生熱衷微博是支持還是反對
現在基本上沒有學生是不玩不玩微博的了,每天自己有什么事情也不在日記上寫了,很多時候都是在微博上寫的,那么學生沉迷微博到底好還是不好呢?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了解到,初中、高中學生的微博大部分都在&ld;直播&rd;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還有的同學會上傳手機隨拍的照片等。
也有一部分學生會選擇在微博上表達自己的情緒。例如有的高中或初中畢業班的學生會通過微博宣泄學習的壓力:&ld;雖然爸爸媽媽很少跟我說&ls;要努力&rs;之類的話,但是可以感覺到他們對我的期待,壓力真的好大啊!&rd;
微博也為一些學生爆料提供了平臺,如去年底,廣州越秀區一所省一級中學被爆出&ld;家長代表號召捐款獎勵老師&rd;,而消息正是來源于該校學生的微博;天河區一所省一級中學因實行&ld;午休時學生須在校用餐&rd;的新規,引起部分學生不滿,學生紛紛通過微博表達意見,促使校方和學生進一步溝通。
最近,廣州市高一學生小彭迷上了用手機&ld;織圍脖&rd;,每天從早到晚發生的事情她都喜歡用微博記錄下來。她告訴記者,微博成為現在同學們比較熱衷的交流方式,沒寫過微博的同學會被認為很土、很落伍。記者觀察了新浪、騰訊等微博平臺,發現學生已成為主要人群之一。在新浪微博,僅以&ld;90后&rd;為標簽的微博客就超過 40萬人。而某些學校也擁有自己的微博群,例如&ld;廣東實驗中學&rd;的微博群里就有超過2000名成員,其中大部分是目前在校讀書的學生。
&ld;我覺得微博是個挺好的和孩子交流的平臺,家長可以通過微博了解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以及想法。&rd;章慧的兒子今年讀高二,得知兒子注冊了一個微博后,她也注冊了一個賬號。剛開始時她只是想&ld;潛伏&rd;,通過微博&ld;偷窺&rd;一下孩子的生活,后來發現兒子會在微博上表達自己的情緒,面對兒子的一些困惑和壓力,她干脆&ld;現身&rd;與兒子一起交流討論。
有一次,兒子在微博上寫道:&ld;每天除了學習還是學習,我好想看看電影,聽聽音樂啊!&rd;章慧看到了兒子的微博,才想起來,為了讓兒子專心學習,她規定了兒子晚上不能看電視,平時也不能聽音樂。得知了兒子的苦悶和愿望后,她在周末就帶兒子去看了場電影,還陪他去買了幾張喜歡的音樂D。看到兒子在微博上寫道:&ld;周末好開心,媽媽萬歲!&rd;章慧也趕緊回復:&ld;希望適當的放松能讓你更專注學習。&rd;
章慧說:&ld;現在我和兒子的微博賬號都相互關注,彼此能更了解對方在家庭以外的情況。許多感覺不方便當面說的想法都可以通過微博來交流,我和兒子的關系也比以前更加融洽,增加了相互的解和溝通。&rd;
然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也有不少家長非常反對孩子上微博。
&ld;微博上的內容缺乏審核關卡,孩子會經常轉發、瀏覽一些負面內容,不利于他們身心的健康,而且孩子太專注于發微博,甚至上課都不好好聽講,導致學習分心。&rd;對于微博在學生中間流行,家長馬錦波認為并不是好現象。
馬錦波說,他讀初中的女兒也有微博,有一次他無意中得知了女兒微博的昵稱,就上網去搜搜,發現女兒的微博里經常會轉發一些成人笑話,甚至意識不良的圖片,而且他還留意到女兒很多微博都是通過手機發送的,而顯示的時間都應該是上課時間,可見,女兒是利用了上課的時間來玩微博。為此他勃然大怒,憤然沒收了女兒的手機。而女兒則認為爸爸&ld;偷窺&rd;了她的隱私,也很生氣,兩父女關系為此鬧得很僵。
黃凜良是一名中學德育老師,對于學生使用微博,他表示微博是一種網絡新生事物,中學生正處于認知期,有好奇心,對新事物追捧很正常,如果單純阻止,效果可能適得其反。家長和老師應該辨證地看待微博內容積極和消極的一面。黃老師說:&ld;現在是一個信息的時代,學生不可能&ls;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rs;,學生在不影響學習的同時多了解社會的變化與發展,也是非常必需的。家長和老師要學會解、引導孩子,讓孩子明白玩微博的前提是不能耽誤學習,比如上課時間不能用手機上網,不能因為玩微博而違反紀律、影響學習。&rd;
黃老師還表示,中學生很容易產生逆反心,家長不必對孩子的任何事都進行干預,要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此外,除了溝通上要講究一些技巧外,在技術上也可以對孩子手機上網有所限制,比如限制孩子手機流量,學校在教室等區域屏蔽手機信號等方式,都可以控制學生用手機上微博的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