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上海將實施新招生政策 2015年小升初應注意哪些問題
隨著時代的發展,學校也開始與時俱進。近日,上海市宣布了即將在2015年施行全新的小學升初中招生政策。那么新的小學升初中招生政策是什么樣的呢?這又意味著小學升初中應該要注意哪些問題呢?相信許多朋友們還不太了解,趕緊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般來講,就小升初招生政策的變化而言,對于公辦中學幾乎不會有明顯變化,民辦中學則相對&ld;易動&rd;。2015年度義務教育階段招生政策對于民辦學校小升初招生又有了一些變動,除了畢業班的學生、家長,建議其他年級的小學學生、家長也有所了解,未雨綢繆,心中有數。
有的民辦學校將招生范圍設定為本區戶籍或本區就讀的小學畢業生,如果兩項都不符合,就不能報考。目前,業內普遍認為這一舉措會使沒有寄宿條件的民辦學校的報考人數降低,在一定程度為擇校熱降溫。
以往報考民辦初中,報考流程基本上是考生登陸學校網站填寫信息,隨后學校審核。經常看到考生、家長、老師時時打探,&ld;某某學校去年這時候已經開始報名了,今年怎么一點消息都沒有&rd;,&ld;某某學校的招生簡章出來了,快去看看&rd;,生怕一時疏忽錯過機會。這樣的方式今年可能會發生變化,將統一至區教育局的網站報名,再教育局發送給各民辦學校。而且,根據市教委的規定,小升初除了就近入學原則,招生學校在招生過程中通常只能通過約談的方式,不能舉行筆試。
從教委公布的2015年義務階段招生日程安排來看,民辦初中的統一面談時間為5月10-11日。而參加民辦學校面談的學生需憑網上報名號,并攜帶《上海市中小學生成長記錄手冊》、戶籍證明等。
以上幾條均是J為了教育公平化而做出的新調,但顯然與那些優秀民辦學校的利益相違背,因此在最終的執行上,是否會&ld;換湯不換藥&rd;,或者進行&ld;曲線救國&rd;式的對策,相信大家都懂的!
面對孩子的小升初,家長們各有&ld;小九九&rd;。有的家長堅信&ld;初中不讀民辦,大學就讀民辦&rd;,認為孩子必須升入民辦初中;有的家長覺得升學考試實在太折磨人,不如讀個一貫制學校,可以省去中考的麻煩;更多的家長則是反復觀望、糾結不已。對于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我們可以做個綜合考量。
對于家長們最為關心的各初中學校教學質量、辦學水準的差異,教育界人士坦言,客觀上教育部門已經通過大量投入改善學校的硬件條件,但軟件條件確實還存在距離。在師資方面,民辦學校以充足的資金、豐厚的待遇吸引了優秀教師前來任職。在學習氛圍方面,民辦學校擁有挑選生源的權力,就讀的學生相對學習成績優秀、學習積極性高,這也是很多家長所看重的。應該說,在軟實力上,民辦學校確實具備優勢。
當然,這并不意味小學畢業生、家長都要擠破腦袋進民辦學校,因為公辦學校也有不容小覷的優點。在中考時,無論是自招推優,還是名額分配,民辦學校、公辦學校一視同仁、機會均等,因為自招推優的名額是各初中學校畢業班人數的7%,名額分配是按照各初中學校畢業班人數平均分配到各校的。在高手如林的民辦學校,要獲得這些機會難度較大;在公辦學校,反倒可能機會更多(初升高預錄取推薦,公辦確實競爭角度獲得推優名額較輕松,但是要考慮到最終的錄入還是依靠自主招生考試,公辦的孩子很難對自己有足夠準確的定位或者沒有足夠的能力通過。所以公辦還是得課外花大力氣)。費用問題也是學生、家長在擇校時需要考慮的。民辦學校主要依靠收取學費來維持辦學和實現盈利,一學期的收費大約在7000元左右,有的甚至超過10000元,而公辦學校是免學費的。建議在報考時根據家庭經濟情況量力而行。其實,不少公辦學校設有科班、特色班等,集中優秀生源,安排優秀老師任教,如果能進入這些班級就讀,&ld;性價比&rd;非常高。
正所謂,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初中四年對于孩子的基礎教育至關重要,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學科成績、學習習慣等,綜合權衡,確定報考方向。還有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學校路途不宜太遠,否則對孩子的學習、健康、安全都不利;如果孩子自能力不佳,最好不要選擇寄宿學校;不要抱著&ld;中考省事&rd;的心態報考一貫制學校,不能讓孩子有篤定的心。
以下是廣大學生家長進行小升初的升學政策、備考方式等咨詢中,抽取出來的具有代表性的六大疑問。這些基本代表了廣大家長在小升初準備中遇到的共性問題,在這里統一回復給大家。
相對于公辦的&ld;免試就近入學&rd;而言,民辦學校有個&ld;面試環節&rd;,所以在生源上民辦學校會大大優于公辦學校,同時在師資上民辦學校更是競爭激烈,所以我們縱觀2014年上海中考均分前10名的學校中民辦學校占了大半。
家長網上投簡歷,學校根據簡歷發出筆試或者面試通知,組織學生進行學科和各方面能力的考核以及面試,根據學生考核情況簽約學生。
首先是過硬的學習成績以及各類學科特長的獎項和證書,這是叩開名校的敲門磚;其次就是一張簡潔明了,內容充實的簡歷,這是打動老師的一張名片;最后就是面試,很多家長會誤以為面試只是對孩子的考察,其實很多時候也是學校對家長的考察,學校這個時候往往會通過家長們的一些言行來判斷家長對孩子教育的匹配度。
(1)自薦信;
(2)個人信息表;
(3)獲獎情況表;
(4)班主任推薦信;
(5)個人風采展示;
要對自己的面試充分準備,面試時不要避開老師的目光,遇到自己不會的問題要隨機應變,和其他學生合作時要團結合作,注意禮貌用語。注意調節自己的情緒。
父母雙方盡量準時出席,對孩子的情況要了解,在面試時候要積極配合孩子但又不能喧賓奪主,并且父親也要積極發言而非附和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