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一小學推新規,所有班委都是"自愿崗"
在學校里面,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夠當上班級的委員,有的家長甚至為此找老師說清情,但是現在不一樣了,自從學校實行自愿崗以后,這種情況基本沒有了,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班長,學習委員,文藝委員等這些小學里傳統的干部職位,如今在武漢市紅領巾學校BD校區里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ld;志愿崗&rd;。昨天,該校老師說,學校推行的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帶來意外效果:以往有些家長找老師說人情希望孩子當干部,&ld;官&rd;越大越好,現在觀念改變,任何職位都是服務工作,說情的情況基本沒有了。
紅領巾學校BD校區共有18個班647名學生。去年開始,學校推行新規,學生必須有在校內從事過志愿者服務,才有資格參與評選三好生。
按照學校這一規定,傳統的班級職位設置也有了很大改變,班級只設7個崗位,值日班長每周5人輪流擔任,一個月換一次,衛生監督員和安全管員分別負責班上不同的事情。
一年級(1)班有34個學生,目前沒有學習委員、文藝委員等傳統的&ld;老職位&rd;,值日班長有5個人,而且每個月輪換一批,他們的工作包括帶領學生早讀、管班級紀律等,衛生監督員和安全管員也經常輪換。班主任熊焰說:&ld;34個學生現在人人都有具體的事情可以做,有的孩子甚至要負責兩三件,都是服務的崗位。&rd;
熊焰說,以前,她每年新學期開學都會接到不少家長的說情,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當班干部。她認為,這種心態和家長的虛榮心有關,因為孩子當不了班干部家長覺得沒面子。&ld;班長、副班長最好,學習委員文藝委員也不錯,&ls;官&rs;越大越受家長歡迎。現在我們不設班長學習委員,所有的同學都是管員,沒有區別,家長說情的也就沒有了。&rd;
德育主任彭兆琪說,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為人服務的意識比較淡,推行志愿服務的做法,不僅讓孩子有了服務意識,也改變了家長的傳統觀念,凈化了辦學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