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鬧情緒可能會影響胎兒發育 孕婦怎樣改變心情(2)
孕二月下旬開始,腹中胎兒的口腔頂和上頜骨就開始發育和形成了。在這個時期,于突然意外引起準媽媽哭、情緒過度不安等,可能會導致胎兒兔唇、腭裂等畸形。
妊娠后期,如果準媽媽經常哭,精神狀態不好,比如恐懼、憂郁或情緒波動很大,引發母體血液循環不暢、缺氧等一系列變化,會使胎兒的胎動次數增加或減少。
準媽媽如果長期情緒壓抑或激動,不僅使胎兒發育受到影響,而且寶寶出生后也容易躁動不安、好哭鬧、睡眠不好、消化功能紊亂、適應能力也差。
準媽媽若受到嚴重精神打擊,還可導致子宮出血、早產、胎盤早剝等。
若是準媽媽平日性情暴躁、情緒波動大、多愁善感、敏感多疑、心胸狹窄、經常哭泣,生出來的寶寶體重明顯偏輕,甚至在懷孕過程中容易流產。原因很簡單,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
綜上所述,孕媽如果經常哭,在心情消極的情況下,體內的化學物質變化會直接干擾胎兒的正常發育,而造成不良的后果。因此,孕育胎兒的過程中,準媽媽保持良好的心狀態非常非常重要。
孕期準媽媽保持良好的心狀態會為胎兒提供一個非常棒的生長環境,而準媽媽的家人們,應該們營造一個溫暖而輕松快樂的環境,要給予準媽媽足夠的解和關懷,讓她們保持一個好心情,健康安全地度過妊娠期。
準媽媽自己也要保持充足的性,察覺到自己的情緒異常后,及時疏導,推薦媽媽們試試以下這些方法。
1、提升修養、保持樂觀
準媽媽的情緒除了受到懷胎的情況、環境因素、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等的影響外,主要還受個人修養的影響。平日就胸懷狹窄、斤斤計較的人,孕期更易疑神疑鬼,患得患失,經常處于抑郁愁悶的情緒之中。而心胸豁達,志向高遠的準媽媽,則即使在難熬或者不利的條件下,也能保持樂觀、愉快、朝氣蓬勃的心境。因此,孕媽要保持樂觀的情緒、加強修養、以制情。
2、知足常樂
孕期不要對自己或者他人太嚴苛,將自己的要求和期望調到適當的、現實的程度,以避免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挫折感就越強。
3、尋找健康、安全的發泄方法
心中有了煩惱或怨氣、怒氣后,一定要及時地宣泄出來,可以找親朋、好友傾訴,并接受他們的勸告;也可直接找發生矛盾的對象心平氣和地交談,以解開疙瘩,消除誤會;或者通過寫信、寫日記的方法,將苦惱和哀傷的情緒傾訴出去。任何不良情緒都是越早疏導越好。
4、轉移注意
不要總去想令你情緒煩悶或難過的事情,強迫自己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事上去,如看電視、聽音樂、讀書、郊游等等。
5、放松操
在情緒郁結難解時,嘗試使全身放松,可以做機組放松操,具體步驟是:從手到頭再到腳趾,先使肌肉繃緊,然后再一部分一部分地慢慢放松,這是一組非常簡單的放松操,但能很好的幫助準媽媽減弱原本強烈的不良情緒。
孕期愛哭不利胎兒發育,孕媽要適當調節情緒,家人尤其是老公要多多給予關愛與呵護。嚴重的可要尋求醫生幫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