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中國也有胎教哦
時間:
fby2
胎教
現在的準爸爸媽媽都十分重視對寶寶的胎教問題,那么你們認為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有胎教的呢,小編告訴大家吧,其實從中國古代就有了胎教這個說法,今天小編就來普及一下吧。
西北五省(區)文化廳共同主辦&ld;絲綢之路西北地區珍貴古籍大展&rd;自23日開展以來,吸引了眾多讀者前來觀看。別看一本本的古籍,悄無聲息地躺在玻璃展柜里,其實那種&ld;安靜&rd;和&ld;無言&rd;的背后,無一不承載著中華文化和歷史的脈動。
古人也很關心&ld;保胎&rd;
在這些古籍中,記者發現一本很特別的書,被展開的那頁,赫然寫著兩個大字:&ld;保胎&rd;‐‐別以為只有現在人重視,其實古人早就開始了這方面的探索。
關于&ld;胎養&rd;之說早已有之,但是真正把它上升為一個學科:&ld;兒科&rd;,則是從明朝開始的。這本名叫《活幼便覽》的書,是明代著名醫學家劉錫所寫,它是中醫最早的兒科專著,距今500多年了。
劉錫是新安人,新安即今天的徽州地區。新安醫學在歷史上非常有名,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醫學名家輩出。
記者查到一份資料,據不完全統計,自宋代至清末,新安共出名醫466人,其中有197人寫就了355部醫學著作。新安醫學的鼎盛時期就是明清。在宋以前,新安醫學見諸文獻的僅有內科、婦科、針灸科,明以后才分科細化,兒科分出。也出現許多專門從事兒科的醫學家,劉錫就是其中一位。
在這本書中,劉錫首次從科學角度講明了保胎的原本之,并強調應注意生前胎教和孕母保健,以防患于未然。他還詳細講述了各種經驗及急救之方,特別是在書中寫進&ld;胎教&rd;,這是非常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