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做好這一點 輕輕松松教會孩子守規矩
&bsp; 人們常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意思也就是無論學什么做什么沒有規矩是不行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是一樣,尤其是在對待小朋友的教育上,更要注重這一點,否則,放縱慣了,就很難讓孩子們學會如何守規矩了。那么,各位家長朋友們,你們知道應該如何給孩子立規矩嗎?
日常生活中,給孩子立規矩,父母應該學會和孩子說&ld;要怎樣&rd;,而不是說&ld;不可以這樣&rd;。
柯華葳教授曾在《親子天下》雜志寫過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標題是《有水,就跨過去!》。這句話,真是讓我覺得分外熟悉!在霪雨霏霏的天氣里,當三個兒子老是把路上的水洼當成戲水池互相挑釁時,這分明就是我的招牌臺詞‐‐而且是不斷實驗、修正之后才定案的臺詞。就是這一句&ld;有水,就跨過去!&rd;才能有效遏止小男生天生的條件反射‐‐看到水洼就要踩,而且要踩到水花四濺才夠爽!
一&ld;路&rd;走來,我屢試不爽。每當看到不遠處有個水洼,我就好心警告兒子:&ld;不要踩水!&rd;話才落定,我必定會聽到一聲清脆的踩水聲。要是水洼又大又深,我驚聲尖叫般的&ld;不要踩水!&rd;更是會鼓動他們來上一次動作更大、更刺激的踩水實驗!
每次我在雨天領著兒子走路時真正是如履薄冰,總是一面仔細偵查水洼,一面全力防止濺水慘案發生。然而,&ld;不要踩水!&rd;&ld;你再踩水給我試試看!&rd;&ld;跟你說不要踩水,你聽不懂嗎?&rd;這些話語喊來罵去,任憑聲調多高昂、語氣多嚴厲,真的是一點兒用處都沒有!
一直到我換了提醒的方式,踩水洼事件才告一段落,雨天行走也變得輕松自在!我的提醒方式變成了這樣:
&ld;有水,就跨過去!&rd;或是&ld;有水哦,請繞過去!&rd;
一聽我這樣說,小子們就像是被催眠了似的,嚴格執行著我的提醒。
這種直接的&ld;解決式&rd;指令果真奏效,調皮蛋男孩的腦袋連一丁點兒促狹的意念都還來不及滋生,就自動歸順于這干凈、利落的指令了。就如同柯華葳教授所言:&ld;兩種傳達方式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告訴學生&ls;不&rs;,學生不知道怎么做才是&ls;是&rs;;而后者說&ls;跳過去&rs;,學生因為知道要怎么做,就做出來了。&rd;
而另一個我覺得更重要,研究兩性的心學家曾在實驗中發現:男性(孩)的聽力普遍不如女性(孩),所以冗長的指令、間接的信息通常都被男孩們聽得支離破碎。當&ld;不要踩水&rd;這種轉了個彎兒的否定語句傳進男孩的耳朵里、再傳到大腦進行譯碼時,就只剩下關鍵的兩個字‐‐&ld;踩水&rd;,他們還來不及思考&ld;要&rd;還是&ld;不要&rd;,大腦就填滿了這兩個字的聲音,結果就只有&ld;踩水&rd;的信息發揮了功效。而且,媽媽喊得愈大聲,他們踩得就越用力,其他字詞則在大腦譯碼的過程中自動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