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孩子一生的7大好習慣
人們常說習慣成自然,好的習慣可以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壞的習慣將導致孩子誤入歧途,這中間的道,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真正培養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并沒有那么容易。而且到底哪些習慣能夠幫助孩子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上走的更加順暢一點呢?
做事有計劃的人才會贏得信任。
有些孩子每到期末復習就一團亂麻,做作業時總是被別的事情打亂,早晨起床上學常常找不到襪子,零用錢花不到月底就一分不剩……您的孩子會被這樣的問題困擾嗎?您知道怎樣才能讓孩子避免這些麻煩嗎?
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學會做事有計劃,即對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具體的時間規定,有準備、有措施、有安排、有步驟。
做事有計劃,不僅能幫助孩子有條不紊地照料自己的生活,也能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和處各種事情。那些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常常得益于做事有計劃。
小到身邊的點點滴滴,大到一生的目標追求,計劃都是不可缺少的。做事有計劃不僅是一種習慣,更反映了一種態度,它是能否把事情做好的重要因素。
考一所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開拓一份屬于自己的事業、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為了實現這些夢想,孩子們每天埋頭于功課,卻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
這件事,就是&ld;堅持每天鍛煉身體&rd;。即每天安排一定的時間,做一些適合他們的運動,長期堅持,以達到強健體魄、促進心智的效果。
堅持每天鍛煉身體,不僅是在培養一個良好的習慣,也是在形成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堅持鍛煉身體,使很多人獲益匪淺。
生命在于運動。每天鍛煉身體,能強身,更能強心。
每天早上都要刷牙,太麻煩了;夏天應該勤洗頭洗澡,冬天就沒必要了;球鞋穿一個星期再換也沒關系;長指甲顯得好看,所以不用剪;內衣應該天天換,外套就沒必要經常換洗了;偶爾扔一點垃圾也沒關系,反正沒人看見,再說還有環衛工人呢……
如果您的孩子也是這樣,那真是太糟糕了。干干凈凈迎接每一天,既有個人衛生方面的要求,也有公共衛生方面的要求。要想讓孩子成為文明的人,首先就必須讓他克服不良衛生習慣,做到干干凈凈迎接每一天。
主要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保持室內衛生與通風。要定期做居室大掃除,平時注意保潔,無論什么季節都要做好室內通風和室內保濕。
二是高層建筑居家盡量不養寵物,既有利于健康,又能和睦鄰里關系。
三是在傳染病流行期不去或少去商店等處,一定要去時要戴口罩。如果孩子得了傳染病要及時報告,應上醫院治療,在家養病治療時,不要讓他們到處亂跑,以免傳染給他人。
四是告知孩子不到醫院等容易傳染上疾病的場所玩耍。
五是教育孩子愛護環境,不隨地吐痰和亂扔雜物。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要憑借自己的力量和經驗,完成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完全屬于自己必須面對的事情,而不是想方設法地尋求他人的幫助。
在生活中,很多孩子都已經習慣了讓父母當自己的保姆,起床讓父母叫,衣服讓父母收拾;在學習上,也已經習慣了讓父母和老師當自己的拐杖,讀書讓老師催,寫作業讓父母陪。試想,一旦父母離開了他們,誰來幫他們做這些事情呢?他們會不會變得手足無措,寸步難行呢?
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能幫助他們克服懶惰的心和依賴的思想,學會自我管,逐漸成為獨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