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性教育不同時期的關鍵 兒童性教育有哪些原則
家長在提到孩子的性教育問題上一般來說都不好意思開口,其實這樣對于孩子來說并不是好哦,不能總因為孩子年齡小而忽略了性教育。同時,兒童性教育的方法也必須要科學正確,這樣才能正面引導寶寶認識性教育哦。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兒童性教育的關鍵階段是什么時候吧。
嬰兒期性教育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家長,主要是母親對孩子的撫育喂養(yǎng)。母親與兒童身體的接觸,可增加孩子神經系統的敏感性,促進孩子大腦的分化發(fā)育。與成人身體接觸不足的兒童,其智力、性敏感性都將受到程度不等的損害。美國動物心學家研究發(fā)現,若讓離開母親的兩只幼猴不同的母親喂養(yǎng),一個是&ld;棉布毛巾媽媽&rd;(外包毛巾被的人工雌猴,胸前有奶瓶),另一個是&ld;金屬刺媽媽&rd; (渾身長滿金屬刺的有奶瓶的人工做的假雌性猴子)。吃金屬猴媽媽的奶長大的幼猴,成年以后不會進行性活動,而且行為退縮,不和群。所以嬰兒期的教育特點是滿足嬰兒食欲的同時,還要滿足嬰兒皮膚觸覺的發(fā)育需求。這一時期一般不超過三歲。此時母子同被而眠對兒童的發(fā)育是有好處的。
幼兒期性教育為開始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性別,并初步進入性別角色。例如鼓勵男孩子的勇敢堅強,鼓勵女孩子的溫柔甜美、愛清潔等等。還有,男孩子應該穿男孩子的衣服,女孩子應該有女孩子的服飾。那種從自己的好惡出發(fā),男孩女養(yǎng)或女孩男育的做法是極為有害的,因為這或許正是孩子日后發(fā)生同性戀的原因之一,或許會成為孩子未來的家庭不和的誘因。此時應該同時開始灌輸初步的性道德觀念,如讓男孩愛護尊重女性等。學會基本的性衛(wèi)生知識,例如大小便以前要洗手,不可把小棍等物塞入小便的孔竅中等等。此時為便于關照幼兒,父母親應該與孩子同床而臥,但必須分被而眠。這一階段是從斷奶起到六歲,即孩子夜間會自己起夜前止。如果孩子獨立能力強,什么時候能自己起夜,就應該什么時候分床。
兒童期性教育從六歲起到十歲以前。這時兒童已經進入學校學習,社會知識和活動范圍進一步擴大。一切有條件的家庭均應與孩子分房而居。此時的孩子性意識進一步增強,出現了不愿意和異性同桌、同行,為自己的性別而驕傲、自豪。此時不應該粗暴干涉孩子的這一心現象,而應該肯定。如果發(fā)現孩子厭惡自己的性別角色,則應該及時糾正,以防發(fā)生日后的性別角色倒錯現象。此時要教給孩子性衛(wèi)生的基本知識,學會保持性器官的衛(wèi)生。同時應該教會孩子知道如何保護自己,鼓勵孩子的獨立傾向,要求孩子要男女有別,特別應教育男孩子要尊重女性。教給孩子男女交往的一般道德規(guī)則,要孩子自尊、自愛。
少年期性教育有著特別的意義。因為此期內多數孩子先后進入青春發(fā)育階段,女孩子表現為月經來潮,男孩子表現為初次出現遺精。他們已經開始注意異性,有了朦朧的性意識,對異性開始有了好奇和交往的要求。此時的性教育內容主要為:青春期生衛(wèi)生知識,經期衛(wèi)生知識,男女交往的原則及注意事項,女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初步的婚戀道德原則,明確法律與道德對兩性關系的基本要求,防止性罪錯的發(fā)生,同時對自己既要認識又要接受。這一時間段是從10~20歲。
青年期性教育的特點是孩子已經成年,有了獨立的愛好、個性,逐步走向成熟,開始戀愛結婚,組建自己的家庭。性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如何承擔家庭的責任與義務,夫妻生活知識,子女教育知識,家庭經濟知識,為建立家庭做好準備。這一時間是從20~35歲止。
如果你覺得很難在生活中找到恰當的時機和孩子談&ld;性&rd;,那就錯了。生活中有太多的線索,關于男女、關于性、關于差異。電視節(jié)目就是一個例子。不論是新聞、卡通、綜藝節(jié)目甚至孩子喜歡的偶像劇,都時常見到有關男孩女孩、生健康、親密性話題穿插,有些是正面的、有些是負面的。此時,爸媽可以用輕松、幽默的口吻,提供給孩子適當的性知識。無須長篇大論、小題大做,別忘了,你們還在欣賞節(jié)目呢。就一個小小的要點,提醒糾正錯誤信息、延伸重要的概念、或是生活情境的聯結,除了事實的提供,也可以增加孩子對這些內容練習自我判斷的機會。
目前許多關于兩性關系、性教育的書籍,不適合學齡兒童閱讀;事實上,大一點的孩子,十分容易在書店翻閱更多包含性話題的小說、漫畫,而其中的品質良莠不齊,很難加以過濾。建議爸爸媽媽陪伴孩子一同找尋好書,然后結伴閱讀、觀察、思索,獲得較為正確的知識。當孩子進一步有了興趣、有了疑惑,主動提問題或引起對話時,就是最好的討論時機,你可以在孩子的發(fā)問中知道他的主要疑問是什么、從何而來,以及他所解的程度。同時,就閱讀內容或話題加以討論,也不會太過尷尬。不過,提醒爸媽要記得先耐心、仔細聽聽孩子的話。
學齡孩子的身體發(fā)育會讓他漸漸地開始注意到自己的外表、自己的特質,是不是受到大家的喜歡。尤其這個階段的孩子,通常會形成很強烈穩(wěn)固的性別刻板印象,&ld;別的女生都……&rd;、&ld;男生就是要……&rd;這樣的想法,也就成為一個自我評價的重要指標。但是,發(fā)育過程中,重要的是營養(yǎng)充足、身心健康、發(fā)展學習各種技能潛力,同時建立正面的自我獨立性以及認同感。建議爸媽盡量避免阻止孩子談論身體、也不可用性別指標來贊美或批評孩子。相反地,可以在許多生活小節(jié)中鼓勵孩子,引導他看見自己的發(fā)展、觀察自己的進步、欣喜自己的長大,真正地尊重、欣賞自己和別人,才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建立自信心。
而在中國,性教育普遍會較為含蓄,其實這對于孩子來說并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