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能扼殺孩子的自信心
&ld;借酒消愁,愁更愁。&rd;沒有永遠的困難,也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人應該對自己有信心,不要一遇到挫折就放棄。信心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小朋友們,他們正是受教育的最佳時機,然而有些父母卻不知道如何的去教育孩子,常常批評孩子, 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成長的速度不是一致的,有的孩子從小一直遙遙領先,有的孩子則在某個階段受到激發,發展起來了。
所以,當一個孩子基礎沒有打好,能力沒有開發出來時,突然給他設定過高的目標,父母逼著,尤其是小學的孩子對他自己能力的了解幾乎是一無所知。他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大,也不知道什么叫準備,什么叫操練。
比較負責的教師會告訴孩子這個需要練習,怎么練,練多少遍。假如說沒有遇到好老師,他不知道怎么操練,這時給孩子樹立不適當的目標,于他對自己能力的不自知,他也同意了。你可能給孩子講:&ld;去年誰的孩子都做到了……&rd;孩子相信了,然后他去努力了!然后不能成功,孩子就受挫了!這個孩子會相信自己不行,能力不夠!一旦這種失敗的感覺存留在孩子的記憶里,以后會在相同情境中自動的調出來。有一些學生在考研究生過程中,每次一到關鍵時刻就狀態異常,導致失敗。實際上就是從前失敗的感覺在作怪。所以,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保護孩子,不讓他們經受不該經受的挫折!
破壞性批評是說評的矛頭指向了人本身。
一個孩子遲到了,家長說:&ld;這么多人在等你!通過這件事,表現出來你是個不負責任的人。
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而僅僅因為一次遲到,孩子的&ld;人&rd;被他最在乎的人否定了!
所以說,破壞性批評是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最大殺手!
孩子與孩子各有千秋,為什么非要和別的孩子比較呢?我們習慣性拿孩子缺點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較,你認為你在激勵孩子,殊不知你傷了孩子的自信心!人是沒有可比性的!他就是最好的。盧梭有一句天才的話:&ld;我是上帝獨特的創造物,上帝造完我就把模子毀了!&rd;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無論拿孩子缺點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還是拿孩子的優點和別的孩子的缺點比,都是錯誤的。前者讓孩子自卑,后者使孩子自負,不能讓他公正地確認自己的價值。
做為人生的向導,在孩子參與任何活動之前,你都要告訴他要做什么樣的準備工作,生的準備、心的準備、物品的準備這些都是你要告訴他的。
否則,孩子挫傷的是他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