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如何表揚孩子
孩子的學習很重要,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注意他每一點的細微進步,及時的給予孩子鼓勵,讓孩子產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促使孩子不斷進步。但是家長也應該注意表揚的方式,如果表達方式不對,不僅鼓勵不到孩子,還可能讓孩子變得驕傲自大。那么應該怎么去表揚孩子呢?家長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父母要很具體地指出孩子什么地方做得好,哪些方面取得了進步,不能走過場一樣泛泛地說:你做得不錯,要繼續努力。孩子對于真誠的有內容的夸獎是來者不拒的,具體的表揚,會讓孩子明確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從而產生真正的滿足感。
如果孩子用積木搭了一個很漂亮的作品,夸獎孩子&ld;你真聰明&rd;是不合適的,應該夸孩子用心研究并認真搭建。因為一個人聰明與否是天生的,孩子自己無法改變,而努力認真卻是孩子可以通過自律做到的,表揚強化了他認真準備的行為,下一次他會再接再厲。
當孩子失敗的時候,更需要父母的支持和肯定,這是培養孩子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素質的關鍵時刻。比如孩子參加體育比賽時,比賽輸贏并不重要,失敗后的鼓勵讓孩子最大的收獲是他在做其他事情時,也會充滿不畏失敗、堅韌不拔的精神。
大人表揚孩子的態度和語氣,有時候比說的內容更重要。表揚孩子時一定要真誠,要發自內心,實事求是。孩子非常敏感,父母一次的虛偽會讓孩子不再信任你的言辭。而有時候,一個真誠的愛的眼神,一個緊緊的擁抱,勝過千言萬語。
有的父母在孩子去做一件事情之前會說:&ld;我相信你,你肯定能做得很好。&rd;這樣表面看是鼓勵贊揚的話,實際上會給孩子增加壓力。
為什么物質獎勵效果不好?心學上曾有一個實驗,很好地解釋了這個問題。心學家挑選了一些喜歡繪畫的孩子,將他們分為兩組。老師對A組的孩子們許諾,&ld;只要畫得好,就給你們獎品&rd;,對B組的孩子們只是告訴他們&ld;我想看看你們自己創作的畫&rd;。心學家在觀察中發現,A組的孩子們繪畫的興趣明顯降低了,而B組的孩子們卻都是興致勃勃地在創作。按常推斷,對孩子們的繪畫成績給予獎勵,會提高他們的繪畫興趣和水平,然而事實卻正相反。心學家解釋說:獎品雖然可以強化某個行為,但它會使人的興趣集中在獎品上,而對被獎勵的行為本身失去了興趣。
中國父母常常喜歡在人前夸別人孩子,貶低自己孩子,這是最損傷孩子自尊心的做法。想讓孩子有自信,一定要在人前表揚他,誠心誠意地讓孩子感到你為他驕傲。人前表揚,即使是很小的一點點小事,比如貼心地幫媽媽拎東西,對強化孩子良好行為的效果都非常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