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方法有哪些
現在越來越多單親家庭,自己一個人撫養孩子的壓力可想而知,面對這樣的一個特殊的群體,作為他們的父母,該如何教育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方法
1、為孩子創造一種愉快的家庭氛圍
家長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思想認識,調整好情緒,以此來引導孩子對家庭環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夫妻離異大多是有無法化解的矛盾才發生的,離異雖然出現新的問題,但畢竟從更大的痛苦糾纏中解脫出來。面對新問題,要敢于正視,并逐步去解決。對孩子不應長期隱瞞離異的事實,那樣反而會增添一層苦惱。瞞是瞞不住的,蒙在鼓里的孩子知道實情后反而會怨恨父母。父母的角色不可能在夫婦一方同時存在或實現。
2、幫助孩子處理好同學關系
孩子的心理壓力,很大程度上來自學校,來自同學。一方面,家長要鼓勵孩子在學校多交幾個要好的同學,經常一起學習,一起度周末。孩子的群體生活一旦正常,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另一方面,如果有個別同學說了刺激性的話,家長不妨找那個同學聊一聊或者寫一封信。誠懇的態度和有理的分析,會使孩子懂事的。
3、引導孩子感受身邊的愛
單親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的破損而導致了教育的缺損。父母離異后,孩子很少同時得到父愛和母愛,于是她們的自卑、猜疑、補償心理開始出現。為此,最好給孩子布置了一些任務:讓他們觀察父親或母親一天的生活。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們就知道了父母的辛苦,也感受到了父母對她們的愛。這時,就需要鼓勵孩子學會堅強,學會愛父母,做個有骨氣的人。同時,要在學習上、生活上給與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
4、注意觀察孩子的言行,及時解開孩子的思
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較敏感,有些微不足道的一些小事,也會使他們產生微妙的心理變化。家長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發現有異常的苗頭,及時跟孩子談心。了解情況之后,能及時疏導的就及時疏導。有的問題一下子解決不了,要進行更多的調查分析,考慮妥善的解決辦法。
單親家庭對孩子有哪些隱患
內心忠誠的沖突
在孩子的心中,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不論他們是什么樣的人,都會無條件地愛他們,認同他們,這就是對父母的忠誠。然而,離婚后的父母往往成了一對路人或仇人,他們彼此否定或攻擊。當父母一方要求自己反對另一方時,孩子就遇到了忠誠問題:如果不反對另一萬,就意味著背叛了要求的一方;如果反對另一方,就意味著背叛了被反對的一方。不論怎么做,都注定要落得失敗的結局。這就使得孩子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和痛苦。
從內心的撕裂到喪失、被棄感
離婚前,父母通常要經歷一段相當長的彼此沖突和攻擊的過程,孩子在此過程中所受到的傷害,一點也不比離婚采得小。每一次沖突和爭吵對孩子的內心都是一種撕裂,內心的沖突和對攻擊的內化會在孩子的心中滋生冷漠和暴力。父母之一的離開,就意味著喪失和被拋棄,不論父母的離婚是在什么樣的名譽或情形之下。
自卑與內疚
父母的離婚往往使孩子感到自己低人一等,同時,孩子還會因自己不健全的家庭擔心來自他人的歧視。父母離婚在客觀上給孩子心理投下的往往是對自己的懷疑,他會認為如果自己是可愛的,有價值的,父母就不會放棄自己;而現在父母之一離開自己,正說明了自己不好,不可愛,因此有可能把父母離婚的過錯歸咎到自己身上。
不安全感
伴隨著喪失與被拋棄感而來的,是孩子內心中的不安全感。過去的完整家庭不存在了,現在變得很孤單,經濟和居住條件可能都不如從前那樣有保障,未來可能還要面臨一個重組的新家庭。
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問題
第一,自信心不足。單親家庭的孩子由于成長環境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他們非常容易產生一種自卑感。
第二,孤僻自閉。他們由于在童年生活中承受到一些較為沉重的打擊,所以很難建立起對他人、對社會的信任。
第三,抑郁不振。因為缺少家長的關愛,和周圍朋友的陪伴或是認同,他們極易出現抑郁不振的狀態。
第四,嫉妒心重。在一定程度上,單親家庭孩子總覺得別人比自己強,各方面比自己優越,所以非常容易出現嫉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