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跟孩子聊天時應該這樣講話(2)
大人跟孩子聊天,很容易發生的一個狀況,就是大人常常喜歡否定孩子的感受。比方說,當女兒說:&ld;自然課無聊死了&rd;的時候,我絕對不會接著說:&ld;自然課不無聊啊!天氣、氣象是一件很有趣的東西……&rd;
相信我,只要你這么一說,這個話題就聊不下去了!因為當孩子覺得你并不認同他說的話時,他后面的話很容易就咽了回去。
比較好的方式是回答:&ld;喔,自然課很無聊啊,你可以告訴我是什么讓你覺得很無聊嗎?&rd;
&ld;因為我本來以為自然課可以做實驗、看酒精燈之類的,結果都是坐在教室里上課!無聊死了!&rd;
保持中立的語調、同感受他的感受,往往可以讓你知道孩子更多的想法,了解他的需求,進而幫助他解決困境。
前陣子有個媽媽告訴我,當他孩子跟她抱怨:&ld;啊!功課好難、好多!我都考不好&rd;時,她明明很溫柔地回他:&ld;考不好有什么關系?成績不是那么重要啊!&rd;結果兒子卻氣得說她不了解他,拒絕再跟她說話,讓她很難過。
事實上,孩子當下需要的不是&ld;否定&rd;他的心情的對話,而是&ld;了解&rd;他心情的對話。所以,如果媽媽改說:&ld;啊!考不好心情一定很不好,你現在一定很難過,你要不要說說你的苦惱?&rd;我相信她兒子的心情一定會好許多,也會繼續把心事對媽媽說出來。
很多時候,聊天只是一種發泄。還記得一堆女人三姑六婆時的那種心情嗎?罵婆婆、罵老公、罵給別人聽,其實不一定要別人幫我們解決問題,只是純聊天而已。讓聊天回到聊天,想要孩子誠實地說出感受,很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只要&ld;傾聽&rd;,不要&ld;說教&rd;。
和孩子聊天,最忌諱的就是說教。任何一種話題的聊天,只要淪落到說教與聽訓,那就沒趣到極點了!所以,聊天時可以對對方、對話題保持高度的興趣,多詢問、少評論,多說&ld;你&rd;,少說&ld;我&rd;,就很容易讓話題源源不絕地繼續下去。
比如,孩子說:
&ld;媽,XXX今天打我。&rd;
&ld;喔,為什么?&rd;
&ld;因為我要玩恐龍,他不準我拿。&rd;
&ld;那你怎么辦?&rd;
&ld;我就去玩別的了。&rd;
&ld;你怎么不告老師呢?我不是教過你,人家欺侮你就去告訴老師嗎?你也可以跟他說,公用的東西大家都可以玩啊!媽媽不是跟你說過嗎?&rd;
如果是采取這樣的聊天方式,那么肯定話題就此戛然而止。孩子最后一定是緊閉雙唇,不再多說一句。此時不妨繼續詢問:&ld;喔,那你心里有沒有覺得很不舒服?&rd;或者&ld;那你還想玩恐龍的話怎么辦呢?&rd;
這時,你就會聽到他真正的想法:&ld;還好啦!我想他先玩也沒關系,等他玩完了,我再玩就好了啊!&rd;或是&ld;我很生氣啊!所以我就跟他說:&ls;我不跟你玩了!&rs;&rd;
我當輔導志工時,每周要和至少一個孩子聊天一個小時。這些孩子,有些行為有偏差,我的工作就是陪伴跟傾聽。因此我發現,要讓孩子放心地說出心里話,輕松地聊天,一定要練習&ld;不評價、不說教&rd;,只要你做到這兩點,孩子通常都愿意說出心里話。而且,說出心中的話對他們來說,是很大的紓解及快樂,他們經常在歷經一小時的聊天過程后,不愿意離開會談室,情愿和我繼續聊下去。可見很多孩子是多么渴望聊天?卻常找不到一個可以聊天的大人。
聊天時,肢體語言也很重要。適當的肢體語言,會讓孩子覺得你重視他、認真想要和他聊天。
除非是在開車的時候,否則我在和孩子聊天時,都盡量以平行的目光注視著他。如果孩子還小,那就蹲下來;如果是個大孩子,那就拉著他的手坐下來。即使是手邊在忙著折衣服、洗碗,在跟孩子講話時,也必須要時時轉頭看他的表情。因為注視別人、專心傾聽,就表示你很在乎跟他說話。
孩子對于肢體語言很敏感,一邊跟別人談話一邊敷衍地說著嗯、啊、喔;或是眼睛一邊盯著計算機一邊聽他說話,都不是鼓勵他好好和你聊天的方式。通常如果我這樣做,兒子一定會抗議:&ld;媽媽,你都沒有在專心聽!&rd;
另外,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歡親密的接觸: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摟摟他的肩,搓搓他的頸背,順順他的頭發,拍拍他的背等等。通常,對有一定熟識度的孩子適當地使用一些肢體語言,都會在聊天時產生非常正面的效果。
我在輔導孩子時試過,跟孩子坐在同一邊,比坐在相對位置來得好;躺在地上講話時,比坐在地上好。讓孩子一邊畫黑板一邊聊,他們往往容易卸下心防。另外,注意跟年幼的孩子對談的時候,不要隨意亂發笑;不論他的話多么幼稚、多么奇怪,你都要保持誠懇、一本正經,否則孩子很容易覺得大人在嘲笑他,而不愿意繼續聊下去。
我兒子最近很喜歡告訴我他們班上小朋友的座號,每天都要我猜XXX是男生還是女生?我每天都很認真地猜,雖然我早已經知道答案。此外,他時常會表演班上唱的歌、演的戲給我聽,雖然我已經聽了很多次,但每次依舊是忠實的觀眾,還不時問長問短,對他的演出表現得興趣盎然。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就是在跟孩子聊天時,有時孩子一時說出一些令你驚訝、反感的事時,切記&ld;不動聲色&rd; ──聲調平常、假裝毫不在意,這是很重要的。在尚未明白事情真相或者尚未想出如何應對之道時,先保持朋友般的傾聽,是很重要的!跟孩子&ld;說教&rd;或&ld;講道&rd;的時候,最好跟聊天分開,這才能夠讓孩子暢所欲言、無所不言!
小時候,每天放學回家,媽媽在廚房忙晚餐時,我總是跟前跟后,嘰嘰喳喳,忙著把學校發生的事告訴媽媽。接下來爸爸回家了,一家人一起上桌吃晚餐,爸爸聊聊辦公室的新聞、媽媽聊聊街坊鄰居和弟弟妹妹,我則說著學校發生的事情,那是我最懷念的,也是作家子敏筆下最珍貴的──&ld;金色的團聚&rd;。
而這&ld;金色的團聚&rd;中,最美好的當屬全家人一起聊天:分享光榮的事、訴說傷心的事、笑談出糗的事、暢言經歷的事……就是這些聊天的時光,把我們一家緊密地黏合在一起,也凝聚了我們的親子情感。我們怎能不珍惜這些寶貴的聊天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