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小故事告訴你隔代育兒的五大優勢
現在的爸爸媽媽,為了忙工作、忙事業,常常將年幼的孩子交給爺爺奶奶來帶,在很大程度上,替父母們減輕了負擔,但是也因發了一系列隔代育兒的問題,讓爸爸媽媽們很苦惱、很焦慮。這里,小編為大家總結了隔代育兒的五大顯著優勢,一起來了解一下,相信你一定會給你帶來某些啟示。
故事1:老媽說去海南要帶厚衣服
有一次,我決定帶上寶寶陪老媽出去旅游一趟,選來選去決定去海南,不用帶那么多衣服,可以輕裝前進。我都收拾好行李了,老媽看了一眼寶寶的衣服說:“給他帶的都太薄了。萬一變天呢?帶2件厚的吧。”
又看了看我帶的便攜奶粉盒說:“才帶這么幾頓的奶粉,不夠!帶上1袋。”那時寶寶都可以吃成人的食品了,連這點兒奶粉也是我備用的,有必要帶那么多嗎?我不情愿地把奶粉和衣服塞進了行李箱。
事后證明,我老媽是多么的明智!我們到海南的第三天,就趕上了百年不遇的大降溫,幸虧給寶寶帶了厚衣服,沒把他凍病;寶寶在外面7天什么也不肯吃,只喝奶粉,那袋奶粉剛剛夠他喝的。而且當地還沒有賣這個牌子的奶粉的。看來,姜還是老的辣。(Enjoy11,兒子3歲1個月)
優勢總結:老人的閱歷更豐富
老人教訓我們的時候總愛說:“我吃的鹽比你們吃的飯多;我走過的橋比你們走的路多。”雖然有些夸大其詞,但是老人的人生閱歷確實要比我們豐富很多,考慮事情也會比我們謹慎很多,在照顧寶寶上也是一樣的。雖然有時我們嫌他們啰嗦、麻煩,還覺得他們會束縛孩子的手腳,但是不得不承認很多事情確實會因為“不聽老人言”而讓孩子吃了虧。所以我們還是要充分地尊重老人的意見,至少也要把他們的話聽完再做決定。
故事2:鯉魚和鯽魚誰喜歡吃蚯蚓
有一天,寶寶突然問我:“媽媽,你知道鯉魚和鯽魚誰喜歡吃蚯蚓嗎?”我還真一下被問住了。寶寶驕傲地說:“是鯽魚!鯉魚更喜歡吃玉米飯團。”我突然反應過來,這一定是愛釣魚的爺爺沒事跟她念叨釣魚經的時候被她記住了。
回想一下,我發現這段時間寶寶跟著爺爺奶奶知道了很多東西,比如她比我會區分連翹和迎春花,知道炒蝦仁的時候要先把蝦背上的黑線挑出來才好吃,比我還清楚 24 個節氣的順序……以前我還一直擔心孩子的爺爺奶奶教不了她數學、唐詩,現在我發現其實這些東西我可以下班后自己教孩子,而爺爺奶奶“教”她的這些知識,我還真是教不了呢。(翹翹媽媽,女兒 3歲)
優勢總結:孩子的知識面會更廣
老人愛嘮叨,但是在帶孩子上,這就變成了優勢。他們和孩子的聊天內容豐富,遠遠超過了故事書和卡通片里的內容,孩子的知識面會變得更廣。很多知識現在看起來并不重要,但是它們會成為構建孩子生活、工作能力的一部分,讓孩子今后也有更多的機遇。另外,很多老人帶出來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都很強,這也和老人愛嘮叨的“優勢”分不開。
故事3:婆婆來了,孩子變活潑了
我生寶寶的時候,婆婆也正好剛做完一次大手術。因此兒子 2 歲前都是保姆帶的。那時我還暗自慶幸,總聽說婆媳住在一起矛盾就多。但是保姆帶大的小天好像性格有點兒問題,特別內向,不怎么會說話,也不愛和小朋友交往……我真擔心這孩子,每天上班都覺得特別揪心。難道是我們老換保姆的原因?可是不合適就得換啊。
正好婆婆身體恢復后一直說要來看孫子,我就同意了。婆婆來了半年后,我就發現小天變得活潑了,話也多了,性格也陽光了。我也放松多了。看來奶奶對孫子的愛和照顧與保姆還是不一樣啊!由于特別感謝婆婆,我們在一起相處得很愉快。(瑩瑩,兒子 2歲11個月)
優勢總結:老人比保姆讓人放心
如果自己不能親自照顧寶寶,那么請老人幫忙怎么說也比頻繁地換保姆強。老人對孫輩的愛是任何保姆都無法比擬的。這樣的愛才會使孩子的心理、情感成長穩定,有充分的安全感。孩子健康地成長,父母也能放下心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故事4:和姥姥一起慢悠悠地認識生活
同事總是半開玩笑地說:“我兒子,就知道牛奶是從超市里買的,根本不知道這世上還有奶牛。”所以周末他經常帶著孩子去遠郊采摘啊、參觀牛奶廠啊什么的。這點我也很擔心,這代孩子長大了真是要“五谷不分”了。只是我們家妮妮還不到2歲,帶她去不了太遠的地方。但是慢慢的,我發現這些擔心很不必要。妮妮知道土豆長在土里,知道瓜子是向日葵的種子,知道她最愛吃的排骨是“小豬豬的肉”……有一天上午,我回家拿東西,一進門就聽見我媽在和妮妮說:“這是新棉花,給你絮上暖和。你知道棉花是怎么來的嗎……”
我終于徹底放心了,本源生活這一課,即使不帶孩子去采摘、參觀,老人也能幫著補上了。(Sunny1978,女兒2歲)
優勢總結:“慢”生活更真實
孩子和老人在一起,體驗的其實是如今最流行的“慢”生活:他們慢悠悠地遛彎,順道買點兒菜,邊玩邊摘菜、洗菜……他還能體驗到最本源的生活:餃子是先和面,然后把菜包進去才能煮的,不是天生就躺在超市的冰柜里;花生米外面還有一層硬殼呢,不是每次出現在飯桌上的那個“白胖子”……這些細微的感觸,都能幫助孩子認識真正地生活,對于他將來獨立生活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
故事5:奶奶帶娃的神奇魔法
齊齊特別任性,要什么東西馬上就得給,不然就大哭大鬧。本來上班煩心事就夠多的了,回家孩子再一鬧,真是煩上加煩。為此我沒少跟齊齊發脾氣,可他卻變本加厲,哭得更兇,我索性不理他了。奶奶來了后,我發現每當齊齊剛說出要什么,奶奶會馬上放下手里的事,迅速抱他一起去拿,還一邊跟他說著話,哄他,夸他乖。我佩服奶奶耐心的同時也很焦慮:這是不是溺愛?可是奇跡發生了,現在齊齊想要拿什么東西,跟奶奶說完后就會站在那兒等著,有一次甚至等了 10分鐘。等奶奶去拿的時候,他還要叮囑奶奶慢一點兒,別滑倒。是孩子突然懂事了呢?還是奶奶會施法術?(于曼,兒子2歲5 個月)
優勢總結:老人對孩子更耐心
年輕父母的工作、生活壓力大,有時候對孩子的哭鬧難免不耐煩。其實有時孩子哭鬧是想獲得父母的注意,希望媽媽抱他、哄他,父母的呵斥和冷落當然會讓他哭鬧得更厲害。老人的全部心思都在孩子身上,他們會先滿足孩子的要求,不讓孩子哭,等他平靜下來再慢慢地跟他講道理。老人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也更多,他們會仔細地觀察孩子、琢磨孩子,找到最能“制伏”小家伙的方法。這份年輕父母比不了的耐心也許就是齊齊奶奶的“法術”。
來源: 父母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