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小故事告訴你如何真正愛孩子
&bsp; 世界上的每個小孩子都是一個小天使,他們帶著愛降落人間,成為一家人快樂的源泉。在小孩子的眼里,最渴望擁有的就是父母的愛與關懷。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父母的愛逐漸變質,不再像以前那樣純粹,致使孩子對這份愛充滿負擔和恐懼。所以,為了讓孩子擁有真正的愛,父母們一定要學會正確的表達。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愛如同孕育生命的太陽和水一樣重要。然而,如此重要的感情也會有讓人意想不到的誤區(qū):父母過高的期 望、過多的干涉、過度的保護、過分的關心、過多的指責……這些扭曲的愛,會使孩子無望、無奈、無能、無情、無措……有時候,似乎父母付出的越多,孩子感到 越痛苦,為什么會有這種現(xiàn)象存在?因為這些父母沒有弄懂什么才是真正的愛。怎樣才能表現(xiàn)愛!
一次,我乘火車出游,睡中鋪,鄰床下鋪有個小女孩在看書。我喜歡讀書的孩子,就用欣賞的目光看著 她。小女孩發(fā)覺了我的目光,看得更認真了。我從中鋪下來跟她聊天,說話時我一直用疼愛的目光注視著她,小女孩跟我說了很多心里話。第二天,她非要跟我一起 去餐車吃早飯。她姑姑說:&ld;別搗亂了,你從來沒把碗里的飯吃光過。&rd;小女孩用求助的目光看著我。我爽快地說:&ld;好,我請你吃早飯。&rd;餐桌前,我問她:&ld;你 能吃多少?要吃完,一點兒不剩才行。&rd;小女孩想了想,說:&ld;半碗粥,半個雞蛋。&rd;&ld;好。&rd;我給了她半碗粥、半個煮雞蛋。小女孩吃了幾口,就玩了起來。她姑 姑數(shù)落她:&ld;我早就說過,你不會好好吃的。&rd;&ld;她會吃完的。&rd;我笑著對孩子的姑姑說,又給小女孩使了個眼色。小女孩什么也沒說,端起碗就把里面的粥喝完 了。&ld;真了不起,說到做到!&rd;我伸出大拇指。人們常說&ld;眼睛是心靈的窗戶&rd;,與孩子交流時,成人通過目光傳遞給孩子的信息往往勝過語言。
假如孩子煩躁不安,你應該問問自己,是不是孩子缺少了愛的目光?假如孩子沉默寡言,你應該再問問自己,你給孩子愛的目光足夠嗎?
一次,我去一所小學與孩子們見面。一個女孩站起來問:&ld;知心姐姐,我們的老師不會笑怎么辦?&rd;這個 問題,讓我想起我曾到北京一所小學采訪,在一本中隊日記里,我發(fā)現(xiàn)了一篇《老師的笑臉哪兒去了》的文章。文章中寫道:所有的老師都是繃著臉來上課的,只有 美術老師是笑瞇瞇的。結果,美術課上有高聲講話的,有離開座位的,有借東西的……亂糟糟的,后來美術老師不得不收起笑臉,也繃著臉來上課。
我總結說:說句不好聽的,這叫&ld;給臉不要臉&rd;。同學們大笑起來。笑后,我問提問的女孩:&ld;你們有沒有過&ls; 給臉不要臉&rs;的時候呢?&rd;&ld;有。&rd;女孩坦白地說,&ld;只要老師給個好臉,有的同學就開始鬧騰。&rd;臺下又是一片笑聲。最后,我建議同學們調查一下&ld;老師的笑臉 到底哪兒去了&rd;。
幾天后,我收到同學們寫來的調查報告,其中一份這樣寫道:&ld;下課,我路過辦公室,聽到了爽朗的笑 聲,是我們班主任。我想看看她笑起來是什么樣子,可是我剛叫了一聲老師,班主任轉過身來一看是我,臉上頓時一點笑容也沒了,她冷冷地問:&ls;你有什么事?&rs; 這讓我明白了,老師不是不會笑,只是不朝我們笑。&rd;
孩子們渴望得到微笑,因為你沖他微笑,表達了你內心的感情:&ld;我喜歡你,你使我快樂,我很高興見到你。&rd;從小在微笑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所以說,父母再忙再累,也不要忘記把微笑送給孩子。
孩子希望父母能分享他的快樂,對父母說了也是白說,不如不說。久而久之,消極的情緒得不到發(fā)泄,就 變成了一種對抗情緒,潛伏在心里。初一女生小雪吃安眠藥自殺,幸虧搶救及時,醒了過來。蘇醒后,她拒絕跟爸媽說話。后來,我趕到她家。我什么也沒說,只是 靜靜地聽她說。&ld;我是分兩次吃的。第一次吃完,我想起爸媽的好,有些舍不得離開他們。可又一想,活著太沒意思了,就又把剩下的藥倒進了嘴里……&rd;說起服藥 的過程,小雪像講別人的故事一樣平靜。&ld;你為什么想死呢?&rd;&ld;因為活著很痛苦……&rd;我和小雪談得很投機,實際上主要是小雪在講,我在聽。她表達能力強,思 維清晰。&ld;如果你真死了,說不定中國就少了一位女作家呢!&rd;我情不自禁地說。&ld;我媽可不這樣看。&rd;說起媽媽,她的眼圈紅了。從她的傾訴中,我知道了沒人 解她,是她選擇死亡的原因。而我關注她,贊美她,又給了她生的希望。無論大人還是孩子,只有覺得對方能真正解他,才聽得進對方的話。傾聽是一門藝術,而 學會這門藝術,也不是那么難:
1。 做出聽的姿勢。與孩子平視,別居高臨下,要身體前傾,同時看著說話的孩子,自然地用目光表達你的關注。
2。 表現(xiàn)出聽的興趣。送 給孩子最好的贊美,是讓他知道他說的每句話你都認真聽了。孩子說話時,你可以用簡單的話語表示你的興趣,&ld;是這樣啊&rd;&ld;你的想法太好了&rd;等。只要你對孩子 表現(xiàn)出興趣,那么興趣就會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如果你總沉著臉,一言不發(fā),會令孩子十分失望的,他看你這樣,很快就會閉嘴的。
成長中的孩子最需要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什么?發(fā)現(xiàn)孩子的長處,經(jīng)常讓他展示長處,你認為他行,他就會朝著行的方向努力。發(fā)現(xiàn)孩子的長處,可從三方面入手:
1。 發(fā)現(xiàn)不同點。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之處,這個不同點或許就是孩子最行的地方。
2。 發(fā)現(xiàn)閃光點。有 個學生上課特別愛舉手,可老師讓他回答問題他又回答不上來。老師課后問其原因,他說:&ld;同學們總說我笨,所以老師一提問我就舉手,我想讓大家看看我不笨, 可實際上我不會。&rd;老師表揚了他的積極性,并跟他訂下協(xié)議:&ld;以后如果你真會,就舉左手;如果你不會,就舉右手。&rd;之后,這名學生一舉左手,老師就讓他起 來回答問題。從此,這個孩子天天有進步。
3。 發(fā)現(xiàn)動情點。與 孩子為友,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真誠。有個年輕女老師愛穿高跟鞋,一個男生總低頭看老師的鞋。老師不高興地說:&ld;注意聽課,不許看了!&rd;老師一走動,男孩忍不 住又看。老師生氣了,男孩再也不敢看了。一天,老師去家訪。男孩打開門,一看是老師,什么也不說,轉身就往里屋跑。他從床下掏出一雙高跟鞋,含淚說:&ld;我 媽活著的時候也愛穿高跟鞋,一聽到老師走路的聲音,我就想起媽媽……&rd;從細微小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孩子的真誠和愛。善于發(fā)現(xiàn),是我們走近孩子,并與之溝通 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