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 父母應不應該退讓
朋友們,你們的孩子聽話嗎?如果寶寶總是不聽話,那么父母應該怎么辦,是不是也要寵著他呢,還是應該堅決的說不,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內容吧。想要了解更多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請看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會有自己的想法、立場以及想做的事情,孩子也不例外。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想 必很多父母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天氣變涼了,你覺得要穿毛衣,孩子卻說他要穿襯衫;晚上9點,你覺得要睡覺了,孩子還要玩玩具;你覺得爬樹是件很危險的事 情,但是孩子還是躍躍欲試;你想讓孩子睡前刷牙,他偏偏說不……當孩子&ld;不聽話&rd;時,家長應該怎么做?
案例一:睡覺就是一場&ld;戰爭&rd;
我家大寶5歲,每天晚上到睡覺時間,他總是不能按著點睡,典型的&ld;晚上不想睡,早上起不來&rd;好話說盡了也沒用。有時候我氣急了,兇他幾句,他又哇哇大哭,搞得每個人都不愉快。
案例二:刷牙真是一件頭大的事情
小美3歲半,特別不喜歡刷牙。于我和老公本身牙齒就不好,所以對孩子的口腔衛生很關注。本來是為了她好,希望她不要像我們一樣,但是每次到最后都以&ld;失敗&rd;告終:不是她哭得撕心裂肺地把牙刷了,就是我極度失去耐心一走了之。唉!刷牙真是件頭大的事情!
析案例:
做父母的愛孩子,就會特別想把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教給孩子,有些時候,于愛子心切,我們甚至會顧不了孩子愿不愿意接受或者適不適合,都會希望他們 &ld;聽 話&rd;,因為我們害怕他們出錯,擔心他們不好。這種&ld;厚重&rd;的愛,在潛意識里可能是因為父母還不太信任孩子的能力,也帶有一些小小的控制感,希望能駕馭孩 子。但是有時候如果父母對孩子的&ld;要求&rd;太多,他們就容易覺得父母太嘮叨,甚至會有逆反心,從而讓父母&ld;引導&rd;孩子的功效降低。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有些父母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通過打罵的形式去&ld;教育&rd;孩子。
可 能在這種歇斯底里或者怒火之下,孩子確實是屈服了,父母會覺得讓他長了一次教訓,但是他心上沒有完全的接受。因為他很恐懼,不服不行,是被強迫的去&ld;聽 從&rd;的,等到父母不在時,他又會還原到原來的狀態。并且這種發火可能一次兩次有效,但是長期下去,孩子也會&ld;免疫&rd;,對于他的行為不是一個很好的引導途徑。
如果父母太容易&ld;暴躁&rd;,孩子也會習得這種處問題的方式。孩子將來長大可能也會表現得比較暴躁,容易發火。在他的世界里可能處問題的方式都是就是發火,沒有商量,沒有忍耐,沒有退步。
支招:孩子不&ld;聽話&rd; 家長怎么辦?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會有自己的想法,父母要有反思和判斷能力。當孩子&ld;不聽話&rd;時,要想一想他這種不聽話有沒有道,我們說的東西適不適合他,然后盡力調自己的教養或者是建議,多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孩子不可能完全聽父母的,遇到問題要分析是應該著孩子還是應該堅持我的東西。對于一些原則性比較強的問題,比如孩子碰電閘了,那就一定要讓他聽從我們。但是對于一些沒上升到原則問題的事情,父母可以讓孩子做主。
孩子的自知能力是有限的,有時確實需要父母的監督。就拿睡覺這件事情來說,對小孩子來講,他的興趣很濃的時候,就會特別不愿意停止和結束。孩子的自控力是比 較弱的,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的小孩子玩得都睜不開眼了,但是他還依舊不愿意去睡,可是第二天上幼兒園,必須要保證有足夠的睡眠時間,我們是不能的妥協的, 因此這件事情上,并不能完全聽他的話。我們就應該堅持讓他去睡覺,不能聽他的。
小貼士: 孩子總不按時睡覺怎么辦?
首先就要講好規則幾點睡覺,形成好的睡眠習慣。其次,如果孩子出現了耍賴,給他的讓步是有限的。比如,在這個時間你再玩三分鐘。或者是在快要到約定的時間點 時,提前15分鐘提醒他。假如九點鐘睡覺,那八點四十五就要提醒孩子,讓他提前有個進入角色的心準備。除此之外,可以安排個睡前特別吸引他的事,讓他一 想到睡覺就覺得想有好事了。比如,睡前故事。有的孩子特別喜歡聽睡前故事,每天給他講個有趣的小故事,慢慢地他到了睡覺時間就會趕緊去睡,因為他期待睡前 故事。
父母在和孩子相處中遇到分歧時,要以和孩子維持一個良好友善的關系為前提,盡量不要因為一些小事而鬧得很不愉快。因為關系鬧一旦僵了的話,孩子會很不愿意與你合作,他就會不信任你,他認為你給他的要求只是為了滿足你自己。
就拿刷牙這件事情來說,大量的信息告訴我們保護牙齒很重要,如果牙齒壞了,就會有很多不好的影響,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孩子今天不刷牙了,牙齒就會有問題。牙齒 是否健康跟遺傳也有很大的關系。孩子不愿意刷牙,你可以好言相勸。年齡小的孩子,家長幫他刷幾下,讓他自己去選一些他喜歡的牙膏或者是刷牙,給他調一 下。對于大一點的孩子,如果他一直不能養成刷牙的習慣,家長也就告知他便可以。因為說太多孩子會逆反或者是應付了事,牙刷就放在嘴里兩三下,可能都沒完全 濕透,很快的就出來了。對于這樣的孩子,可能你說好多遍,甚至大發雷霆都沒用,但是如果他因為長期不刷牙有了口臭,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大家給他提意 見了,他很可能就改了。
雖然像刷牙這類的事情確實對孩子有好處,但是也建議不要因此而孩子弄得特別僵。因為這種僵對孩子大人彼此都是傷 害,可能造成的傷害會讓將來兩個人的親子關系不順暢,它會因為一件事情引發很多別的事情。家長讓孩子&ld;聽話&rd;有時也要有個度,孩子總是要哄的,家長可以退 一步,讓他刷三下四下,或者只是漱漱口等等。
父母希望孩子&ld;聽話&rd;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希望孩子能采納自己的的建議,父母怎么做孩子能更聽得進去他的&ld;話&rd;呢?
孩子和父母有情感上的依戀特別信任父母
家長跟孩子特別親,孩子不會因為懼怕你而屈服你,而會因為信任你而愿意跟你親近。因為有情感上的依戀,他非常的信任你,你給他提供什么建議的時候,他就更容 接受。他會相信你是愛我的,是尊重我的,你是為了我好,而不是你要強迫我,你要控制我。如果你經常跟孩子有身體接觸,經常抱他親他,經常跟他做快樂的游 戲,在他傷心的時候給他撫慰,孩子會跟你特別親。如果你每次給孩子的建議,他都能從中受益,饞到甜頭,慢慢地他心里就累積起信任感了,也就更容易&ld;聽 話&rd;。
1挫敗會教會孩子
@香煙在沉默: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個體,有自主的思想,我們不能強制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愿來做,打著以愛為名的招牌,妨礙孩子自己的摸索。孩子會在挫敗中學會守規則,這是我們強行干預所達不到的效果。
2多問寶寶為什么
@廣州-滕媽:寶寶做錯事肯定有,作為媽媽我最近學會先多問寶寶為什么要這樣做,有時寶貝卻不會,也不說話,這個時候我就會急了,偶爾會控制不住地大聲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