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兌現不了承諾怎么辦 父母不要給孩子輕易承諾
很多父母因為寶寶表現好,一時高興,或者為了激勵寶寶達到某項目標,而許下物質獎勵,但是最后卻因為忘了或者其它種種原因,而無法兌現。這樣就很容易導致一個問題,那就是對于寶寶造成的影響。
有時候,家長為了激勵孩子達到某個目標就會向孩子做出某些承諾。專家解釋,輕易向孩子承諾其實對孩子的危害是很大的。
孩子幼小的心是很脆弱的,請家長不要用盲目的承諾讓孩子的心給上枷鎖。
言傳身教,父母的榜樣作用,對孩子影響深刻。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越來越叛逆,殊不知這正是平時對孩子言而無信的后果。
很多父母因為寶寶表現好,一時高興,或者為了激勵寶寶達到某項目標,而許下物質獎勵,但是最后卻因為忘了或者其它種種原因,而無法兌現。這是很多家長的一個通病,卻也是為人父母的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的。
有個小女孩的爸爸一時高興,答應給她買蛋糕,但是之后突然出差。小女孩就一直在等爸爸的蛋糕。到了晚上睡前她問媽媽:&ld;媽媽,爸爸什么時候回來?我要等他,等他把蛋糕帶回來。&rd;
小女孩的媽媽就說:&ld;爸爸要明天才回來,你就安心睡吧!&rd;&ld;不,我明天不去幼兒園了,我要在家里等爸爸。&rd;女孩說。后來,女孩半夜里又醒了,對媽媽說:&ld;媽媽,我夢見爸爸了。&rd;
第二天,直到他的爸爸出現,手里拿著承諾的蛋糕,小女孩才又變得開心起來。
承諾害苦孩子 父母兌現不了承諾怎么辦
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許多家長為了激勵孩子,往往會許以豐厚的獎勵。有一個孩子奧數非常好,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每年都參加競賽。但是他也很癡迷玩游戲,經常會偷偷跑到同學家或是網吧,玩起來就收不住手。
孩子的父母給他許下過一個承諾,如果能得到奧數一等獎,就給他買一個手提電腦。獎品很誘人,孩子也沒令人失望,今年他上六年級,果真得獎了。夢寐以求的手提電腦就要到手了,該是多么興奮。但是,父母卻反悔了。他們想,孩子有點沉迷游戲,買了手提電腦危害不小,而且這才上小學,手提電腦也沒什么用。最后,父母買了一個P4給孩子,想就此敷衍過去。
承諾的獎勵沒有兌現,孩子自然很懊惱,于是經常聽P4里的流行歌曲,甚至上課時都會跟著哼唱,表現得很&ld;墮落&rd;。
無法做到言行合一的父母永遠無法在孩子面前樹立起威信,甚至父母子女間最基本的信任也會因此受影響。
古代&ld;曾子殺豬&rd;的故事
故事大意如下:
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兒子哭著鬧著一定要跟著,她就哄兒子說:&ld;如果你聽話不去,等我回來就殺豬給你吃。&rd;一般過年才會殺豬,兒子當然很開心地同意了。
妻子回來,看到曾子真的準備殺豬,慌了:&ld;我那是哄小孩玩呢,你怎么當真了?&rd;曾子不會,還教育起她來:&ld;有樣學樣,孩子可都是學父母的。今天你騙他,就是教他騙人!他也不會再相信你,以后就很難教育他了。&rd;
最后的結果,當然是夫妻雙雙努力,一起兌現承諾,讓孩子美餐了一頓,也讓他從此記住了,言出必行,做人要言而有信。
這個故事,就是告訴父母,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作表率,去影響、教育孩子。
在孩子最初的心目中,父母的承諾有如銅墻鐵壁般堅不可摧,但是父母若是連續多次都未能遵守約定,自那一刻開始,孩子便不會再相信父母。
即便日后父母多真誠地再許下承諾,但因為此前的種種表現,孩子勢必會認為父母又是在敷衍自己。甚至,嚴重時他們還會懷疑父母對自己的愛,或是因此變得自暴自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