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最忌諱的事情是什么,家長們知道嗎
現在的小孩都有自己的性格脾氣了,家長朋友們,一定要有針對性的教育,千萬不要總是對著孩子大喊大叫,做一些讓他傷心的事情,有時候可能孩子最忌諱的事情也都是家長造成的,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千萬不要以為你的態度,包括表情、語氣和目光無足輕重,只有好心就足夠了;不肯在表達方式上花心思,孩子難以心服口服地接受批評。因為,有時候他們拒絕的不是批評本身,而是父母的態度。如何教育孩子才是最為正確的呢?在教育孩子上面,最忌諱的事情是什么呢?下面帶您一起來看看吧!
教育孩子有忌諱 &ld;剪枝&rd;有方來改善
5歲的宣宣彈琴時表現出極大的隨意性,老師講過的正確指法、手型和要求在她的腦子里沒有留下絲毫的印跡,仿佛從來就沒有學過似的。媽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外加親自示范,可宣宣擺出了一副不合作的態度,在琴凳上扭來扭去,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沒過兩分鐘又嚷嚷著累了要歇會兒。
內心的怒氣終于沖破了忍耐的底線,媽媽一巴掌揮了過去,宣宣的手背頓時就紅了‐‐說服教育升級為武力懲罰。
從根本上說,武力懲罰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能使雙方的矛盾激化,使原本有可能繼續下去的學習中途擱淺;在父母的拳頭下,孩子的自尊心也被打得一敗涂地,容易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甚至既而對所有的批評刀槍不入,那可真是兩敗俱傷。
它的另一個直接后果是:你以什么樣的方式對待孩子,孩子就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你和他周圍的人‐‐對暴力行為的模仿是輕而易舉的。于父母的壞榜樣,孩子在獨立面對自己和小朋友的沖突時,頭腦中的第一反應就是&ld;先下手為強&rd;。
將批評升級為&ld;戰爭&rd;,那就是父母的不是了。幼兒還沒有形成自我評價體系,他們是通過成人尤其是父母對自己的評價來看待自身的。而且,脆弱的內心特別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這能給孩子自信,也能使他們愉快地接受批評。批評的藝術在于正強化,而非負強化。與其強化孩子的弱點或全盤否定,不如將孩子的點滴成績和好的苗頭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掛在嘴邊,強化其好的一面,給予必要的指點,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潛力,提升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