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家庭教育家長們仍只注重孩子“成才”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些家長不重視家庭教育,才導致孩子孩子叛逆,走上歧途等等,那么我國現在家庭教育是怎么樣的呢?,據調查,孩子&ld;成才&rd;仍被置于首位,&ld;成人&rd;教育較忽視,下面就5068小編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吧!
健康安全、習慣養成、日常學習、人際交往、自能力、性格養成、興趣愛好、情緒情感,你最關心孩子哪方面?
近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生家庭教育現狀調查》課題組對四省市2萬名家長和2萬名小學生分別進行了家庭教育相關問題的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家長在孩子身上的關注點前三名是健康安全、習慣養成、學習,而非常重要的情緒情感則排名最靠后,僅占1193%。調查得出結論為家庭教育立足點仍舊將子女&ld;成才&rd;排首位,對&ld;成人&rd;這一教育的終極目標較為忽視。
《小學生家庭教育現狀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2萬名家長中,對孩子的8大方面關注進行了占比排名。
調查報告顯示,近六成學生對學習感到不同程度的&ld;累&rd;,且該數據隨年級增高而直線上升。家長方面,盡管有3527%的家長認為子女學業負擔較重,但仍將學習作為家庭教育的重點,超過8150%的學生放學后仍有不同程度的(課外班或家長布置的)額外作業,親子溝通中也有近五成家庭將學習作為主要話題。
此,子女學業成績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家長對其的教育方式:成績好的學生能獲得更多自主權,親子溝通更融洽;成績較差的學生則受到更多的約束,其情緒情感需求也易被家長忽視。
&ld;看電視、玩手機或電腦&rd;大量擠占親子互動時間,&ld;經常組織家庭娛樂活動&rd;的家庭僅占1792%。
這一現象隨學生年級升高有所加劇,對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和營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造成了不利影響。
數據顯示,&ld;會聽取孩子意見&rd;的家庭,子女成績優秀的占3911%,而子女成績較差的比例僅為1990%。面對教育分歧,父母選擇&ld;私下再協商&rd;的家庭,其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高達7610%,而成績較差的學生家庭選擇比例僅為1198%。此可見,在民主、友好的家庭中,孩子能充分發揮自主性和能動性,信任感被孩子內化為學習潛力和動力,運用于學習的自我管中,繼而促進學業水平的提高。
對孩子的鼓勵和情感支持同等重要。對&ld;你從哪兒感受到父母對你的愛&rd;,選擇&ld;給我鼓勵和支持&rd;一項,成績優秀的學生比成績較差的學生高出1279個百分點。常以物質手段作為激勵和表達愛的方式,容易對子女造成誤導,使他們將父母關愛簡單化為物質的滿足,此種滿足容易掩蓋、轉移或者干擾小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需求。相反,鼓勵和支持才是孩子內心持久的動力。
昨日,記者隨機發放調查問卷35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30份。
選擇情緒情感的兩名父母表示:&ld;我不可能陪他一輩子,處好自己的情緒情感,才能讓他學會知足、快樂幸福一輩子。&rd;
小雨在沈陽某小學上二年級,每天姥姥送他上學。前幾天早晨,小雨獨自一人先下了電梯,結果遇到電梯故障,被困電梯一個多小時。
脫困后,家人并未當回事,仍將小雨送進學校。不久后小雨開始出現肚子疼、腿疼、迷糊惡心等癥狀。經過學校心老師的專業治療,小雨恢復正常。
&ld;實際上小雨內心的情緒變化是渴望家長關心和擔心,但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情緒關注。這是明顯的軀體化反應,如果沒有及時干預,孩子以后可能會出現心問題,輕點說可能會不敢再坐電梯、經常性肚子疼等。&rd;該校心教師表示。
沈陽市精神衛生中心劉長輝老師表示,孩子尋找情感關注有兩種,一種是正向的,一種是反向的,比如淘氣、闖禍等,這都是他想要吸引父母注意的表現。如果這種情緒需要得不到滿足,孩子會變得自卑,嚴重的會產生破壞性行為。
數據顯示:閑暇時父母經常&ld;讀書看報&rd;的家庭中,其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為3131%,高于&ld;看電視、玩電腦、手機&rd;(2743%)、&ld;朋友聚會、打牌娛樂&rd;(2490%)等家庭。此看來,為孩子創設良好的&ld;閱讀型&rd;家庭氛圍對小學生學業成長的意義不言而喻。
數據顯示,選擇&ld;從不&rd;、&ld;偶爾&rd;和&ld;經常&rd;組織家庭娛樂活動的家庭,成績優秀的小學生比例分別為1774%、2735%和3919%。
對每周家庭成員共進晚餐的情況進行調查時發現,成績優秀的學生家庭,&ld;幾乎每天&rd;和&ld;每周2-3次&rd;家人共進晚餐的比例均高于成績較差的學生家庭。
當問及&ld;孩子分內的事情總讓您幫忙,您會怎么辦&rd;時,在成績優秀的小學生中,&ld;要求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rd;的比例最高,為4311%,&ld;有求必應&rd;的比例最低為212%。那些認為&ld;只要學習好,做不做家務都行&rd;的家庭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為317%,而持有&ld;孩子應該做些家務&rd;觀點的家庭中,此比例為8692%,兩者相差懸殊。
&ld;爸爸經常和孩子做的事&rd;對小學生的學業水平影響明顯。在成績優秀的小學生中,爸爸能經常和孩子&ld;一起玩智力游戲(如下棋,迷宮、數字猜謎等)&rd;的占比最高,為5823%,其他選項依次為&ld;打鬧玩耍&rd;(5654%),&ld;一起運動&rd;(4842%),&ld;一起聊天談心&rd;(4114%),&ld;一起嘗試新事物&rd;(4083%),&ld;一起修東西&rd;(2265%),&ld;討論軍事、科技、政治、歷史等話題&rd;(1886%),&ld;共同保守一個秘密&rd;(139%)。
按師生比不少于1:5000的比例配備心健康專職教師,按每年生均經費不少于10元的標準用于大學生心健康教育。
昨日,遼寧省教育廳下發關于高等學校心健康教育工作測評有關事宜的通知。
通知從體制機制、師資隊伍、教學體系、活動體系、咨詢服務體系、危機預防與干預體系、工作條件、工作效果八個方面,對遼寧省高校心健康教育工作提出要求。通知提出,應按師生(全日制在校生)比不少于1:5000的比例配備心健康教育和心咨詢機構專職教師,且配備專職教師人數不少于2名;專職教師每年接受不低于40學時的專業培訓和專業督導。要求新任輔導員和班主任均接受心健康教育培訓。
而從教學上,大學生的心健康教育要求必修課和選修課結合,必選課安排16~32學時、1~2學分,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普遍接受心健康課程教育。
學校方面,有關部門要求開展新生心健康狀況普查、心危機排查,及時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心危機情況,并建立檔案。對有較嚴重心障礙的學生予以重點關注,并根據心狀況及時加以疏導和干預。
通知要求遼寧省高校拿出專款用于學生心健康教育,具體為按每年生均經費不少于10元的標準納入學校經費預算。校方需有預約等候室、個體咨詢室、團體輔導室、心測評室等獨立的心健康教育和咨詢場地,能夠滿足工作需求,并配備必要的辦公設備、常用心測量工具、統計分析軟件和心健康類書籍。
在工作效果一項上,則要求近三年內無學生自殺事件發生,或在學生自殺事件無工作責任。
據悉,2011年4月,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曾對省內各普通高等學校的心健康教育工作進行了測評。測評工作三年來,先后有遼寧大學等11所高校達到了&ld;大學生心健康教育示范校&rd;標準,推動了全省高校心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通知要求,截至今年12月底,除2012、2013年經省級測評被確定為&ld;遼寧省大學生心健康教育示范校&rd;的高校外,省內其他所有的普通高校都要對照《測評體系》,向省教育廳報送自測情況。